第463页(1 / 1)
('
这时室内人影憧憧正挤满了一屋子,上首椅子上坐着丁太冲、沙元亮,卢十九娘,下首椅子上坐的是梁刚、何湘云、单辰、方兆雄。周再兴却站在门侧似有所待,一见那孩子挟着黄布包袱进来,忙道:“你们这三个孩子,如何得手这快,曾将那厮惊觉吗?”
那孩子笑道:“我们三人是各司其事,哥哥在房上巡风,小龙儿进去动手,我在窗下接东西,那小龙儿委实诡极了,人家这东西是枕在项下的,他竟给摸了出来,一点也没有把人惊醒,不过既要送还那就得快,他还在人家房里没有出来咧。”
周再兴连忙接过,打开包袱一看,内面是一个红木折匣,不但锁着,还有印封,忙取上好烧酒,将印封揭起,又取多宝匙将锁开了,打开一看,内面却是一封奏折,内容是奏明番民有蠢动迹象,请加防范,便放在一边,再看那匣底又有一封私信竟长达千余字,不但将罗马方三人布置说了个大概,并且词连羹尧,字里行间,显有直指勾结前明遗孽图谋不轨之意,不由把头连摇道:“这鞑虏果然鹰犬遍布天下,令人防不胜防,如今幸喜马老前辈得信在前,方老前辈又准备下一封假信,命我赶来设法掉换,否则此信一到鞑酋面前,不但川中诸前辈必罹奇祸,便年师兄也必有不测,我们这一场心血更白费了。”
说着,连忙将那信递向丁真人,一面取出一封事前做好的假信,替他换了进去,仍照原样封锁好了,用黄布包好,递还那孩子手上笑道:“旺儿,你快拿去,着龙儿还他,可千万惊动不得。”
丁旺接过,转身便走,仍从房上过去,到了第二进窗下,那梁龙儿已在窗内等着,一伸手接了过去,恰好那江忠仍旧歪在炕里面,并未醒来,故毫不费力便将那包袱仍旧放好,取回干粮袋,仍放几上,轻轻退了出来,将窗户带好,那江忠方交三鼓,便已醒来,略进饮食,即使结束上路,却做梦也没想到,所赍密函已被人做了手脚。
原来那王小巧,自将韦文伟那密函抄好之后,人虽离开花二娘妆阁,却并未远去,仍在房上看着动静,等到韦文伟回去,又从房上跟到抚院,见他漏夜赶缮那信,方才出署,赶向学政衙门来见马镇山,为时虽已深夜,但因羹尧早经吩咐门上,凡有外客求见本署各人,不论来人是何身份均须立即通报,所以并无耽搁,随时相见,那王小巧匆匆一说经过,并将抄得信稿呈上,马镇山一看不由大惊,除奖勉之外,并告以已代介羹尧,补入血滴子,充任队长,王小巧自是感激,并求见羹尧,当面叩谢,羹尧闻讯随时传见,又慰勉有加,并且赏了一百两银子,命人告以队员应守一切规律,以后专对韦文伟动静,随时查报。
等到王小巧去后,又命人将静一道人乘夜邀来,一同商榷,依了马镇山之意,原拟乘夜前往抚院,便将韦文伟刺杀,截下那封密信,以绝后患,静一道人却笑道:“这厮自留他不得,但如于此时将他宰了,抚院出此大案,决非澈查严究不可,我们虽不怕那公门中人物,但投鼠忌器,却使不得。”
马镇山忙又道:“他这封密函,明日便随加紧奏折发出,一到老鞑酋面前,岂不也是大乱子,权衡利害,却不得不走这一着咧。”
静一道人又笑道:“你且稍安母躁,此事我已想好一法,敢保无事,那鞑酋不但不会查究,也许改用怀柔之法来对我们,到时,只须年老弟稍微着力,便可苟安一时,从容布置咧。”
罗天生不由诧异道:“那鞑酋既已派有专人在此,对付我们,韦文伟又甘作鹰犬,已将我们三人的事详细报出去,这事连年贤侄也牵涉在内,他不吃诖误官司便已是万幸,焉有再能为我辈着力之理,便他那妹夫可以进言,也远水不救近火,何况他如知道我们一切是为了反清复明,那便更糟咧,此事还须当机立断才是。”
马镇山也道:“此事目前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却千万犹豫不得,还是照我的话,此刻便派出人去,将那厮宰了再说,纵有后患也顾不得了,这却迟不得咧。”
羹尧看了静一道人一眼,忙道:“方老前辈既有善策,何妨先说出来,让大家听听不好吗?如须弟子为力,我也万死不辞。”
静一道人笑道:“此事我已筹之甚熟,如今只有两项尚未妥当,否则我便敢保那鞑酋必落我计算之中。”
羹尧忙道:“老前辈还有哪两项未妥,弟子能为力吗?”
静一道人道:“第一项是那韦文伟的笔迹,必须立刻取来,只要有这东西,这事便算功成一半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