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1 / 1)
('
“宁王为人不清,笞三十,任为滁州刺史。武客川离间皇室,诬陷太子杖百。”德元帝沉重的宣布好各自结局,想着这一早上的吵闹终于要过去了。
林怀湛汗滴落下,“臣领旨谢恩。”德元帝道:“你和太子都起来吧。”
“是。”两人起身回列。
而殿内其他人见德元帝都这么说了,也知道要是在揪着这事不放,那就是在打皇家的面子,随即也就承认了林怀湛不小心受人蛊惑的事。
林怀湛是皇子还能活着,可那武客川是没活路了。本就在大理寺滚了几遍刑具,这一百打下去不死就是成精了。
“陛下圣明!”赞颂声刚落地,就有一清朗声响起,“臣监察御史郑郁启奏陛下。”
--------------------
这个事情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存在,郑郁以为他可以用三司会审的事搞定吴鄂,可没想到吴少瑛被德元帝率先搞死。
王台鹤也算得上是这个事情里的一个推手,每个人都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了一个角色。
最终结果算得上是多方互相对搞造成的,每个人都想弄死对方,就跟程行礼被贬永州一样,很多结果堆在一起造成的,并不是一个原因。
第52章 雨雾
“讲。”德元帝看这些人是觉得今日早朝还不够乱吗?郑家老二又凑什么热闹!
此话出,官员们又抱着看戏的眼神,看向郑郁。好不容易熬到宁王那点事儿结束,怎么这人还有事?
郑郁俯身垂首道:“陛下,臣弹劾东宫药藏郎吴鄂,倒卖宫禁药材于市。获钱近两万贯,另有账册在此,请陛下明察。”
说完从袖中拿出一账册交由侍卫,正是钱伍从药铺中盗出来的,而留在吴府的不过是他手抄的彷本。
见此,而殿内官员也合时宜的交谈起来,一个早朝就见了这么多事,任谁都平静不了。
德元帝示意殿中侍卫将其呈上,冷着脸看完后,愤怒地砸下台阶,怒道:“我朝还真是胆大之人犹在啊!这等事也能干出来,吴鄂有几个胆子,竟敢倒卖宫禁药材。去把东宫的药账册拿过来,我要仔细核对。”
“是。”张守一让内侍捡起被德元帝扔掉的账册,带着人退下。
“郑御史巡按州县,怎么突然知道这事?”接任户部度支司员外郎的李文垚带着疑问说道。
郑郁知这人是自程行礼被罢职后,由刘千甫安排接任的,适才他又是对着林怀湘发难,这人问他亦相当于刘千甫问。
“陛下,此前臣偶感风寒,命府中仆从去往东市抓药,见铺中陈有昂贵药材仆从疑惑问了几句。”郑郁淡笑道,“药铺人说不管我是什么大病,他家的药都能治好,我心下起疑。随后便顺藤摸了出来,列于殿上。如有违越之事,请陛下恕罪。”
刘千甫早就有除吴鄂的想法,见今日有人相助,旋即说道:“陛下,郑御史隶属御史台,弹劾官员本在职权之内。且若不是郑御史发现,那吴鄂不知还要倒卖多少药材。太子殿下坐于东宫,诸事繁多,如何能管住药藏局偷盗之事。吴鄂在位本为官员却行偷盗之事,不惩之,难以平贪赃枉法之风。”
看刘千甫这番话,郑郁知道今日是猜对了。现下林怀湘陷于兄弟风波之中,好不容易才从这里面抽出来,刘千甫怎会让一个御医再让人处陷境。
吴家有吴少瑛在前做例,德元帝能杀了跟丽妃有关的所有人,就能代表这怒气盛大。此时若是吴鄂再撞进来,那不过是连着一起处死罢了。
而刘千甫早就想除掉此人,只是奈何没有机会,现下自己这举动正是应了他的心,有着刘千甫的推波助澜,吴鄂何愁不死!
况且他也没答应吴鄂不揭发此事。
德元帝一大早就强塞了这么多事进脑子,事事干涉他的儿子,心中怒气已是压得快顶不住了。
经过刘千甫的话一说,念起吴鄂的儿子也是受贿成风,不等张守一回来,德元帝抛下一句:“吴鄂即刻斩首,亲族连坐。退朝!”
终于,早朝散了。
早朝散后,郑郁坐在廊庑下用着早膳,眼神看着庭院里的大槐树,回忆着早朝上发生的事情。
他想林怀湛先从武客川那儿知道了丽妃之死有异,后出了宋义之死。德元帝杀宋义显然是为了掩盖丽妃的死,接着便是曲炜和杨奚庭提处武客川,得知此话出于东宫官员武巽之口,内里影射这话是林怀湘透露,这下子又把林怀湘拉下水。
不过几日间武客川就在狱中反口,承认自己是受林怀湛指使去诬陷林怀湘,杨奚庭不敢妄断,呈报给德元帝,才有了今日紫宸殿的一幕。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