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1 / 1)

加入书签

('

她知道这位宗妇病了好些日子,要是养不好,容易落下病根。

王氏话才说完,外面的侍女也刚好进来,将装了炭火的镂空海榴铜炉递给女子:“女君。”

最近开始倒春寒,天又忽然冷起来,整日的下雨。

谢宝因放下绣篮,接过暖炉抱着,浅笑道:“不知叔母明日有没有空闲?”

这件事是宜早不宜迟的。

林卫铆得赶在弱冠前定下亲事才行,自立国起,男子成亲便多在十五六岁,女子则稍早两岁,且他的情况亦不似他长兄那般,有皇室姻亲在身不能议亲,才耽搁到了去年成婚。

王氏心头一惊,担忧道:“我自然是有空的,不过管些家里的杂务,训诫几个仆妇,只是你这身体可行?婚事一旦开始操办起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也难以停下,我往年光是操办我大女的婚事,就好像被抽了根骨头下来一样。”

林氏丹阳房的子弟中,王氏所生的女郎是其中年龄最长的,林业绥常称其为长姊,早些年已出嫁,只是不幸于十四岁难产而亡。

谢宝因笑着点点头,这事虽累,可总不能让林卫铆的婚事被耽误。

王氏仔细打量了番,这个宗妇既要管着一大家子,家里这些儿郎女郎的事也还全得仰仗这个长嫂来操办,还真是应下那句长嫂如母。

那嫡母明明还好好活着,不过自己那家嫂向来就是个不管用的,在家里也未必能帮上忙,反还会拖累这个新妇。

想起那个侄子,她笑着打趣道:“有我这个叔母在,一定不会让你累着,从安可是将你交托给了我,请我尽心帮衬你。”

年轻女君没有经手过议婚这种大事,有个尊长在,能顺当些。

谢宝因又不知如何接话时,玉藻端着酸酪子进来,她赶忙端过一碗,亲自递到妇人手上,试图堵住她嘴:“叔母还是先赶紧吃这个。”

逗逗新妇,王氏变得开怀。

【📢作者有话说】

[第十三章提到过这位难产的长姐。]

(叼着玫瑰出现)(优雅撩发)(眨眼)晚安早安午安我的宝~(被扎到嘴)(忍痛微笑)(扎到流血)(惊慌离场)

【hhh新学来的油话】

第38章 便能吻上

二月下旬的这场春寒一直倒到晚春三月的中旬, 连下了小二十日的细雨,寒意刺骨,比腊月飞雪还要冷上几分。

专事绫罗绸缎等物入库的仆妇用剪子从去年的边角料上各剪了小块下来, 小心夹在布板子里, 然后急忙往西边屋舍走去。

进到庭院,绕过那些怪石嶙峋,便见她们女君的侍女坐在屋舍外面修补衣裳,仆妇迎上去,找话说道:“玉藻娘子, 女君可在?”

玉藻抬头,笑着回道:“女君在居室, 阿婆快进去吧。”

管事的仆妇又寒暄了几句从庭前上阶进屋舍。

玉藻便也继续修补着女子昨日被花枝勾烂掉的上襦宽袖,上面的金绣牡丹都散掉了。

进到居室去的仆妇先恭敬喊道:“女君。”

谢宝因难得有了空闲,用过朝食便跽坐在几案前的席上,随意拾来一卷竹简在瞧, 前几日就已从放竹简的箱笼里拿出来的,可坐下打开才知道是林业绥常在看的那卷竹简,道家的《道德经》。

他们两人的书放混了。

她懒得再动, 就这么看了起来。

屋舍外面有说话声时, 谢宝因就已经没有心思再继续看下去,瞧见管家中事情的仆妇进来行礼, 卷起竹简,望过去。

仆妇见女子看过来, 也立即说道:“禀女君, 库里所存的几匹吴人纱都已经在这里了。”

这场倒春寒过去后, 天气也要开始慢慢回暖, 居室里各处所用的纱幔自然也要换些明亮透气的。

谢宝因视线微抬, 落在面前的方几上,只一瞬,又瞧着仆妇浅笑颔首:“阿婆先坐下。”

仆妇立即明白那眼神的意思,她上前将布板放在几案上后,随即也跪坐在不远处的席垫上。

布板是用两块打磨光滑的木头简易做成的。

谢宝因一面嘱咐侍女送来润喉的茶汤,一面缓缓卷起竹简,素手捡起旁边的那块木板,垂下明眸仔细看了看。

这吴人纱产自吴郡,质地相比那些暗花纱要轻薄很多,但又不会把居室里面的隐秘给透露出去,又因吴郡地处位高,常面都有山雾漫下,瞧不清吴郡里的百姓,就犹如远远看着这纱的感觉,才取有“吴人纱”的雅名。

两贯通宝才能买得四尺半。

家中春夏两季的纱幔多是用它,虽然不怎么耐用,没有一年半载就要泛起陈黄,但这样的质地其余各郡都产不出来,所以才得世家夫人青睐。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