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1 / 1)
('
脑袋发昏的谢宝因咽下堵在嗓子眼里的那点腥甜,眼前终于清明起来,撑起精神询问道:“可请了疾医?”
童官收起哭声,伏地答道:“禀女君,陛下亲自遣宫内的医工前来医治了。”
谢宝因瞥了眼跪在地上的奴仆,知道他对男子的忠心,看见他满手血污,嘱咐他去濯洗干净,然后转身去帷帐。
王氏不放心,跟在旁边一起去。
帷帐外面立着这次从家中带来的奴仆,手上也全部都是血,一走近,呛人的血腥味即刻扑鼻而来。
这下连王氏都没办法变得从容,偏头咳起来。
谢宝因却面色如常,但是也没有再多走一步,只是站在外面往帐内望去,有些受惊的伸手捂嘴,身量体型都比她大许多的男子躺在仅供小憩的坐床上,脸色苍白的...就像是她第一次在缈山见到他时的那场大雪。
地上滴落着血,褪下的圆领衣袍也有血,手掌、指缝、脸颊全是血。
几刻后,从宫里来的医工擦着额头鬓角的冷汗出来,面色不太好,拱手与女子禀道:“林内史伤得极重,胸骨有几处断裂,此处难以全力医治,还请夫人尽早安排归家。”
医工同来踏春,为的就是避免这些郎君娘子会因为贪玩过度而擦伤或是摔伤,所以带来的也都是常备的药膏。
谢宝因立马嘱咐驭夫去把车驾备好,又命仆妇把帷帐内所有柔软的东西以及她带来的衣物全都垫在车舆里,再兼顾着看奴仆把男子从帷帐里面抬出。
“女君...”
要抬进车舆里时,奴仆犯了难,他们家主如今昏迷着,不能坐立,要是躺着,两驾车的规格并没有八尺的长宽,需要有人坐在旁边让男子倚靠。
谢宝因也想跟着归家,但是这里还有帷帐等事情,林妙意、林却意以及林卫罹、林卫隺几个郎君娘子也需要有人照看着。
林卫铆比她还要大一岁,她不用怎么担心。
王氏发觉女子心中犹豫,上前宽心安抚道:“一起归家去吧,他需要你,这里我帮你照看,三娘那几个也不用担心,有我在。”
谢宝因还要说些什么,可目光落在男子身上,只好点头,道了两声谢后,先踩着车凳,弯腰进车舆。
车驾要动时,林卫铆闻讯赶来这里,因太过急而喘着气:“长嫂,长兄他...?”
“需要归家医治,我正准备陪你长兄回去。”闻言,谢宝因掀开车帷,瞧着拱手垂首的林卫铆,嘱咐最重要的一件事,声音也是显得极为疲倦,“还需要麻烦二郎去陛下那里说一声。”
林卫铆颔首作揖:“长嫂放心。”
青色车帷落下,车驾往位处南方的建邺城驶去。
车舆内,林业绥紧闭双目,黑发未束,白色中衣之上,披了件青莲雀金氅衣,脑袋轻轻靠在女子肩头,缈山时的病态再现。
谢宝因感知着男子微弱的吐息,不自知的去轻勾他的手指,纤细的手缓缓握住他从前温厚的掌心。
七大王虽然喜欢纵马,但从来都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往昔的踏春宴也纵过,都没有出过这种事情。
如果不是意外,那就是有意,可为何...为何要纵马伤人?
谢宝因明眸忽闪。
他是贤淑妃的儿子...五公主的同胞弟弟。
【📢作者有话说】
[1]:大直不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来自《道德经》四十五章
第41章 立放妻书
踏春宴那日, 七大王纵马踢伤京兆府内史林业绥的消息,不过两日就已经传遍建邺世家,监察御史裴爽虽然在事发当日就弹劾七大王纵马无度, 以致朝廷四品官员重伤昏迷, 但是爱子心切的天子却始终没有任何表态,在被裴爽一逼再逼着要惩戒七大王后,反过来怒斥是王邸长史不能够规劝大王的过错,理应罪该万死。
裴爽毫无所惧,驳斥道:“谢司徒、王侍中尚不能规劝陛下打猎, 又怎能只责备王邸长史。”
于是在林业绥被送回长乐坊后不久,天子的车驾也紧随着离开。
身边舍人说是怒气冲冲。
日出时, 兰台宫承天门的钟鼓楼敲响第一声报晓鼓,建邺城各条南北大街追随其后,外城内外的百座道观寺庙都要开始敲响晨钟。
激昂的报晓鼓咚咚而起,催促众人该各尽其职。
清灵悠远的寺庙晨钟方能抚慰心。
谢宝因跪坐在鸾镜前的席上, 轻轻旋开细金花鸟象牙盒,抬眉望向镜中的自己,用指腹蘸取一点口脂, 点注在唇上, 又用铜黛从眉头开始画起。
春娘为女子挽起高髻,要离开时, 发现她眉眼虽然敷粉,但是倦意却怎么都掩盖不住, 不想跟主家有太多牵扯的她突然开口:“林女君要放宽心, 女君要是倒下, 等林家主醒来知道, 肯定会内疚伤心。”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