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1 / 1)

加入书签

('

曹髦笑了起来,“我知道。”

“您多虑了。”

“曹公!!”

杨综再次说道:“毌丘俭是忠臣不假,可他所忠的并非是您,他所忠的乃是烈祖皇帝,是齐王曹芳!”

“您是被司马师和太后所拥立的,对毌丘俭来说,您也是反贼之一!”

“他不会信任您的,也不会帮助您的,现在是您最后的机会了,勿要再执迷不悟了!”

曹髦深吸了一口气。

他自然是明白这些道理的。

毌丘俭身边监督他的人很多,刘路根本见不到毌丘俭。

况且,毌丘俭忠于烈祖皇帝,而曹髦的地位,类似于被董卓所拥立的刘协,毌丘俭还未必承认他这个皇帝。

就算曹髦傻乎乎的派人请求联盟,毌丘俭也根本不会在意。

可是,曹髦却不能放弃这个唯一的忠良。

他开口说道:“杨公啊,勿要忘了我当初的吩咐。”

就在这个时候,王肃等人从远处行驶而来。

对比第一次,如今的他们毫无气势。

曹髦在他们之中找了找,却没有找到司马炎。

当王肃再次手持天子节仗,走下马车的时候,众人赶忙行大礼。

面对天子节仗,就连司马师都得行大礼。

华表再次宣读了太后的诏令。

还是老一套的流程。

这次,王肃换了说辞。

“当初文皇帝三辞三让,向天下人彰显了他高尚的品德,今日我们第三次前来请求陛下登基,可见陛下实有文皇帝之风,足以供奉庙宇!”

“这是天下之幸也!”

“请陛下与臣返回洛阳!”

王肃的话很好听,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逼迫。

高尚的文皇帝都只是谦让了三次,你还想要超过他不成?难道你觉得自己的品德比你的大父还要高吗??

这依旧是高举孝的大旗,对曹髦进行正确输出。

“我年幼而无治国之才,当如何供奉庙宇,治理天下呢?”

曹髦询问道。

王肃回答道:“庙堂内诸多贤才,这些人都是烈祖皇帝所留下的重臣,陛下今年幼,可有朝中诸公给您以肱股之辅,镇守四方的将帅给您以有力的扶持。”

“您凭仗先祖先父的这些有德之臣,定可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众人屏息凝神,就等着曹髦开口说那一声好。

而就在众人盯着曹髦的时候,曹髦却长叹了一声。

“难道齐王还在的时候,国内就没有这些贤臣了吗?”

王肃大惊。

众人哗然。

连郭建都惊呆了,不知所措。

曹髦却再次说道:“按着过去的惯例,皇帝犯了错,却要大臣来承担,这是何等的荒谬呢?”

“我听闻,辅佐齐王的李丰,夏侯玄等人,都是因为得到了张缉的授意,方才要行谋反之事!”

“张缉乃是齐王的岳丈,他找这些贤臣来密谋,贤臣误以为是齐王的嘱咐,误以为王事而死,这不是很令人同情吗?”

“夏侯玄,李丰等人,都是天下闻名的贤士君子!”

“整個天下的士人都知道他们的德行,他们会是无端谋反的人吗?!”

“因为张缉的缘故,就连太后也背负了教导不严的罪行,这是可以的吗?!”

“千错万错,都在与张缉的野心,在与齐王的无道!”

“我每次想起这件事,心里总是难以安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我尚且年幼,才能未必就比得上齐王,若是我识人不明,使得国内贤才因我而死,我何以向天下谢罪呢?!”

“我恳请庙堂能恢复夏侯玄,李丰两人的清名,释放他们那些被抓为奴隶的族人,追封他们,将他们安葬!”

“大魏天下,尊崇贤才,爱护士人,不同与前,断然不能让受蒙蔽的大臣背负这样的恶名!”

“若是因为君王的失查,因为外戚肆虐而惩罚无辜的贤臣,使贤明的太后背负恶名,我又如何能安心前往洛阳继承伟业呢?!”

“请您现在就派人告知庙堂三公!”

“不为太后,夏侯玄,李丰等人正名,则我不忍为帝也!!”

当曹髦这番话说完之后,整个府邸外都是一片寂静。

王肃只觉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牙齿都在哆嗦。

在今年,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密谋杀大将军司马师,让夏侯玄代替他为大将军,这件事被司马师提前得知,从而火速抓捕了三人,将他们全部处死,诛族。

就是因为这件事,皇帝被罢免,因为司马师相信,是皇帝授意张缉进行了这次行动。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