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页(1 / 1)
('
司马昭让他前来庙堂,他敢谋反,可曹髦让他前来庙堂,那就不好说了。
如果可以,曹髦还是希望能通过温和的手段来收服这位诸葛诞。
他麾下的士卒虽然没有毌丘俭多,但是毕竟也是常年征战的精锐,曹髦完全不希望看到本国力量无端的消耗在内战之中。
如今庙堂里的空缺很多,倘若自己能给与诸葛诞足够的尊重,让他名列三公之列,诸葛诞未必会愿意继续在地方上当个土皇帝。
历史上,司马昭让他前来庙堂,给的官爵是司空。
司空虽然是三公之一,但是跟镇南将军这个官爵比起来,对他显然是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庙堂官爵当然是要高出地方官爵的,但是失去了兵权,司马昭就可以随意收拾他了。
四镇将军的地位略低与九卿,四征将军跟九卿持平,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是高于九卿,低于三公。
而大将军则是跟三公平起平坐,甚至比三公还高出一头来。
诸葛诞很在意官爵和名望,或许能通过这一点来收回他在豫州的军队。
镇西将军的人选,完全可以让文钦来担任。
文钦和毌丘俭坐拥豫淮,那在中原几乎就是无敌了。
让诸葛冲来担任城门校尉,就是皇帝对诸葛家所释放的善意。
曹髦从洛阳出发,朝着中军大营的方向飞快奔驰。
中军大营内。
夏侯献皱着眉头,坐在战车上,有骑士们高举着将旗,夏侯献就这么在大营内来回的奔驰,前往各营的驻地,巡查各营的操练情况。
对于如今的中军,夏侯献是差点要骂出声来。
就这表现还敢说是中军?倘若我大父还在世,非要被你们气死不可!
他的大父夏侯惇,乃是曹魏第一个大将军。
在他的时期,中军还是曹魏最强的战力,什么外军都得让步,军中皆是跟着武皇帝一路杀出来的精锐,百战之师。
这才过去多少年啊,中军就变得如此拉跨!
这也是夏侯献没能看到四十年后的中军,那个时期的中军表现才是真正的能气死夏侯惇。
夏侯献在十余年前也曾领过中军,而此刻的中军跟那时的完全不同了。
夏侯献在执掌中军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操练。
他将马隆的操练方法推广到了整个中军,先将那些前来镀金的害虫逼出来,将这些人清除干净,然后提拔那些操练时表现出色的甲士和底层军官。
第14章 非正道
今日的中军甲士们,操练时格外有激情。
战鼓阵阵,在将领们的大声呵斥下,披着重甲的士卒开始了狂奔,甲胄碰撞,双方遭遇,人仰马翻。
四处都弥漫着浓郁的汗臭味。
甲士们的高呼声犹如惊雷,不断的在大营内响起。
中军的甲士并不厌恶这种操练,曹魏的中军跟过去不同,他们并非是征,而是招。
他们不是后汉时那种来当兵三年强制服役的农夫,他们是被庙堂所招募的全职甲士。
故而两者的想法也是不同的,服役的农夫所想的只是早点熬过这时日,然后返回家乡,而这些职业战士,他们并没有熬过时日这样的说法,要么就杀出战功来,出人头地。
要么就是在底层甲士的位置上干到老,拿不动长矛为止。
可原先的中军,却没有了可以通过战功来出头的道路。
随着统治阶层的腐化,中军的位置逐渐被那些服散饮酒的高门子弟所占据,他们直接空降,不讲道理。
平日不参与操练,作战时躲在最后,而功劳却是他们最先拿到手。
而甲士们有不再去忙着操练什么的,只是想着办法去奉承这些人,去行贿,获得这些人的宠爱。
真正有才能的甲士被埋没,那些奉承小人纷纷高升。
就是连那些高门子弟们所看不上的位置,例如官长,火头,列长这些最基层的位置,也是由他们的爪牙来代替,到了曲侯,那就开始由士人来担任了,部司马就更没有寻常人的份,至于校尉什么的,呵。
不只是赏罚上的不公,在其他方面,待遇也极为不公,连伙食上都有克扣,还常常被军官们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来吞掉他们的赏赐补贴。
世家大族会变成天下巨富,就是因为他们能不择手段的吞钱。
连带着士兵抢劫的事情都能做出来,克扣俸禄对他们来说算是什么呢?
自从马隆等人到来之后,情况明显发生了转变。
过去的将校们很少会往死里操练,就算操练了,也不会有什么赏赐和提拔。
但是马隆亲自领着士卒们参与操练,提拔出色的人,责罚完不成的酒囊饭袋,一批又一批关系户和草包被马隆揪出来,有的被砍了脑袋,有的被驱赶出去。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