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1 / 1)

加入书签

('

郭彰不服气的说道:“那诸位有什么想法呢?”

“太后。”

鲁芝终于开了口,他幽幽的看向了郭彰,说道:“可以找太后来商谈嫔妃的事情,却不能谈及皇后,立后乃是陛下该去做的事情,我们身为人臣,不可参与。”

郭彰眯起了双眼,郭彰乃是太原郭家,他们一家乃是当初西汉将军郭亭的后人。

而郭太后所在的西平郭家,乃是他们家的分支,虽然多年不来往,可比起这些大臣来说,自然还是要亲近的多。

若是能说服太后,将自己的人许配给皇帝,那对维持宗族可是有很大的帮助了。

郭淮死后,家族内部有了些动乱,这迅猛提升的势头也就停滞了下来。

在司马昭离开庙堂的时候,新的利益团体已经出现,而他们也开始排斥原先的团体,不愿意让他们再次回来瓜分利益。

这次群臣的商谈,最后还是没能谈出什么结果,各自离场。

辛敞却没有急着离开,等到其余人都离开后,他方才看向了鲁芝。

“鲁公啊,您觉得,我的才能足以来担任三公吗?”

鲁芝一愣,惊愕的打量着面前的辛敞。

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辛敞看着对方眼里的惊讶,就知道了答案,他苦笑了起来。

“鲁公,我听到有大臣说,想要举燕王曹宇来担任大将军”

“他们失心疯了??”

第17章 有诏!

鲁芝发现,自从大将军逝世之后,群臣的口才是越来越好了。

不只是口才,就是胆魄也忽然出现了,各个都变得正直,勇武,令人刮目相看。

过去那些跟在王肃身后低头弯腰的人,此刻居然要召集群臣来逼走他。

面对大将军瑟瑟发抖的人,此刻想要赶走皇帝身边的司马妜。

听到大将军三个字就不敢抬起头的人,此刻居然想要拥立大将军了?

鲁芝对当今的群臣非常的失望,他的脸上满是无奈。

他一直都觉得庙堂里的这些事情毫无意义,他的想法其实跟王观有些类似,认为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实事上,尽快平定庙堂的混乱,不要耽误正事。

这次群臣前来他的府邸,主要是因为群臣敢去争夺大权,却不敢在自家府内商谈这件事。

想偷肉,又怕挨揍。

郭彰找到鲁芝,对他一顿吹捧,说他是如今群臣之望什么的,说想要在他府内聚集起来商谈大事。

若是别人这么说,鲁芝一定会将他赶出去。

但是郭彰不同,郭彰是郭淮的侄子。

当初鲁芝还很年轻的时候,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郭淮非常看重这个年轻人,就举荐他为孝廉,并提升他为郎中。

严格来说,鲁芝就是郭家的故吏。

尽管郭淮已经不在了,可对他的侄儿,鲁芝还是念着昔日恩情的。

只是,比起郭淮,这位侄儿的表现实在是不堪,鲁芝听了他的想法都忍不住摇头。

此刻听到辛敞说出更为炸裂的话,鲁芝都无法保持淡定了。

“辛公,我不知道这是何人所提起的,我也不想要知道,我只是看在同僚的情谊上劝您几句,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他认真的说道:“这是取死之道。”

“陛下对您极为看重,那您就安心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勿要参与庙堂的密谋,什么都不知道,或许能保全性命。”

鲁芝说着,就起身送客。

他是再也不会跟这些人纠缠了,简直就是疯了!

还拥立大将军??你们何不干脆重新拥立一個皇帝呢?

他明白这些人的想法,皇帝如今肆无忌惮的执行人事任免权,大张旗鼓的换人,却没有过问群臣的想法,群臣对此极为不满,可三公空缺,没有人能硬怼皇帝,他们就想弄出一个大将军来限制皇帝。

他们也是真的敢想!!

不能跟这些人厮混了,若是再混在一起,迟早三族不保!

鲁芝很是急躁的将辛敞如同驱赶一般的送了出去。

站在门外,辛敞苦笑着看着面前的府门,看来,自己也得稍微躲着这些人了

次日,天蒙蒙亮,曹髦就已经驾车离开了皇宫。

今晚的东堂宴不能耽误,而在开宴之前,他还要去拜访一个人。

当曹髦忽然出现在了华府的时候,华表惊慌失措,赶忙令人将府门大开,又强行拉着儿子一同出门来拜见。

升到中书监的华表,已经成为了群臣的领袖之一。

若是能再加个三公,以司徒或者太尉来录中书事,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大魏权相了。

华表对如今的生活很是满意,他也成为了皇帝最忠实的大臣,在短短几日内,他已经执掌了中书台,对中书台进行了从上到下的清理,在关键的位置上都换上了自己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