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是架不住这群玩意犹如苍蝇那般纠缠着自己,逼着自己来对他们动手。

曹髦送走了钟会,让成济将王祥带进来。

“陛下!!”

王祥朝着曹髦行了大礼。

“这次若非陛下,老臣险些死在这些奸贼的手里!老臣多谢陛下的救命之恩!!”

王祥高呼了起来。

曹髦只是平静的看着他,“老师啊您还是坚信您所想要开辟的时代,会比如今更好吗?”

“群臣来治理天下,彼此争权夺利,朕在做什么,而他们又在做什么?”

“彼此联姻,互相庇护,互相举荐,也不重视什么社稷,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我本来还想留着您来看看新的天下的。”

听到曹髦说出了这句话,王祥的脸色却忽然平静了下来。

王祥也不愿意死,但是,他也不会为了自己有活路就去做对付自己宗族的事情。

在诸多的大臣里,他算是有自己操守的,这一点,其余大臣就比不上他。

“其实,对比如今的群臣来说,老师算是最好的,您不曾作恶,不曾贪污,不曾提拔亲信,论私德,群臣里能比得上您的几乎没有几个。”

“只可惜啊,您的志向跟朕的志向不同。”

“您走向了歧途。”

王祥没有为自己解释,他开口问道:“陛下是一定要杀了我吗?”

曹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是又问道:

“老师,如果朕给您一个机会,您可以放下自己原先的道路,全力辅佐我,帮着我来压制大族,诛杀豪强,匡扶天下吗?”

王祥顿时笑了起来。

他平静的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随即摇了摇头。

“陛下,老臣的道路,也算不上有错,您是聪慧英明的君王,可您的后代,也一定会是如此吗?”

“而群臣却不同了,昏庸无能的大臣,是一定会被取代的,真正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宗族在地方上安抚百姓,天下方才能安定,王朝更迭也不会引发那般的惨状。”

“陛下,大汉也曾昌盛过,奈何啊,只是几个皇帝,几次党锢就酿出了那般的灾难。”

“老师,您说错了,朕见过您说那条路。”

“大族执政,皇权旁落,官吏无能,将不知兵,庙堂争斗不休,地方叛乱不止,豪强张狂肆虐,百姓生不如死”

“最后王朝更迭,没有遭受祸害的只有大族,他们安然南渡,将灾祸丢给那些无辜的人。”

“也不吸取任何的教训,继续肆意妄为,愈演愈烈,引发了一次次的灾厄。”

“老师,朕不敢说要建立什么千秋伟业,朕所想要的,只是不让你所想要的这一切发生而已。”

第102章 走好

王祥有些惊愕。

他下意识的开始寻找曹髦话语里的漏洞,甚至开始想起要如何反击。

但是,王祥猛地反应过来,苦笑着摇头。

“如今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处呢?”

“只恨庙堂里竟是这些无能庸碌的小人,高高在上,自以为谋略无双,却总是做出这般的蠢事来。”

“也不知这次当有多少人与老臣一同陪葬。”

“都是些国家贤才,实在可惜。”

曹髦笑了起来,“庙堂里竟是这些庸碌小人,这不就是因为您的志向吗?”

“中正制下,荀令公的儿子当了尚书,车骑将军的弟弟当了太守,满朝文武,每一个问起来,都是有着最显赫的出身。”

“就如您所询问的,父亲是能臣,儿子就一定会是能臣吗?”

“周勃与周亚夫这样的还是少数,纵观过去,从未出现过这般庙堂里竟是名臣之后,子承父业,官职以父亲的身份来确定的情况。”

“少数几个出身不好的人,能发家却还是因为这些出身显赫的人。”

“按着您所渴望的时代而挑选出来的官员,大概就是这样了,皇帝昏庸无能,尚且有治世之臣,若是群臣皆庸碌无能,那谁来挽救天下呢?”

王祥许久都没有言语。

曹髦继续说道:“至于说国家贤才,朕觉得也不算,只是生在不错的家庭,读过的书多了一些而已,可治理国家终究不只是看读的书,如今的庙堂,已经跟过去不同了,朕身边的群臣,都在操办正事,已经不再去想着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

“老师啊,您之所以有今日的下场,不就是因为你所向往的这些吗?”

看着沉默下来的王祥,曹髦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缓缓站起身来,亲自为王祥倒了茶。

“老师,朕还是要感谢您的。”

“朕在这些年里,跟着你们这些人,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在您的身上,更是如此。”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