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页(1 / 1)

加入书签

('

其实这个问题,毌丘俭跟自己的将军们商谈过很多次,他们的看法跟庙堂是一样的,他们都觉得这次起义是個非常好的机会,只是,想要把握住机会却不容易。

将军们都好奇的看向了毌丘俭,想要知道庙堂的解决办法是怎么样的。

毌丘俭此刻笑着说道:“庙堂给了一个建议。”

“攻打建业。”

这一刻,将军们顿时沸腾了。

好嘛,为了保交州就去打人家的王城??

这是什么战略?

这是为了交州准备直接灭掉吴国吗?

这是哪个神人的建议啊?

众人都有些懵,毌丘俭却说道:“我却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战略。”

“我们的水军发展了很多年,却从不曾主动出击过,而若是过往,我们是不敢轻易跟吴人在水上相遇的,只是如今情况不同,他们的兵力分散,且建业没有能将镇守。”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毌丘俭笑了笑,“我想,这大概是邓镇西的想法。”

将军们恍然大悟,哦,是他提出来的啊,那就合理了。

毌丘俭很是赞同这个战略,在孙綝之乱后,他这里聚集了很多水军将领。

他看向了一旁的唐咨。

“您认为,我们要如何攻打建业呢?”

唐咨是吴国的将军,官爵达到了前将军,持节的高度,奈何,就因为孙綝的乱杀和恐吓,他逃到了魏国。

在逃亡魏国的诸多吴国将军里,他的地位是第二高的。

第一高的当然还是那位宗室镇军将军孙壹。

只是孙壹如今在洛阳,是不会跟着大军出去讨伐的,他就像是一道旗帜,也轮不到毌丘俭来指挥他。

这位唐咨作为地位第二高的将军,其实在魏国这里的处境很是尴尬。

因为,他最初是魏将,然后叛逃到吴,然后再从吴叛逃到魏。

很多人讥讽他,说他是“魏吴将军”。

可唐咨也没有办法,为了活命,只能是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毌丘俭却不同,他从不曾耻笑过唐咨,还曾严厉的要求其余人也不许耻笑他,在所有人都鄙夷唐咨,认为他没有气节,不值得相信的时候,毌丘俭又将水军交给他来操练。

毌丘俭对他非常的好,唐咨故而也就安心在这里待了下来。

当毌丘俭最先询问他的看法时,将领们多有不屑,只是因为毌丘俭在,不敢发作。

唐咨心里涌过一道暖流,随即开口说道:“大将军,倘若是要威胁建业,那就不能再像平日里出兵时的那样,让艨艟在前,楼船在后。”

“可以召集周围的船只,设立新的阵型,我们以楼船开头,以艨艟等快船居于两侧。”

“如此进退自如,主舰在撤退时不会出现被追击的风险,同时若是要交战,我们可以确保艨艟能牵制对方的左右翼,让楼船能安稳突破防线”

唐咨此刻分析了吴国常见的水寨,建业周围的水军部署,以及对方常用的阵型。

唐咨对这些极为熟悉,因为,这些都是他曾负责去操办的事情。

唐咨这是要自己来破解自己当初的防守部署,唐咨认为,吴国这些年里,其实对江防比较轻视,说轻视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战船足够强大,不必再通过插木和铁索的方式来阻挡敌人,而且多年都不曾更换自己的防守部署。

唐咨说的头头是道,众人认真的聆听了起来。

这位没气节的将军,似乎还真的有些东西啊。

毌丘俭耐心的听着他说完,随即笑着说道:“好,那这件事就由您为主吧,您为我的参军事,为我指挥大军。”

众人哗然,惊疑不定的看向了他。

唐咨此刻也是急忙起身,“大将军,我何德何能”

“勿要多言,你对吴国最为熟悉,况且也很熟悉水军的指挥,除了你,谁还能为我们制定战略呢?”

“我会下达命令,让周围诸地的战船在这里聚集,然后杀向建业,让他们不敢再轻视大魏!!”

众人纷纷起身,接了军令。

毌丘俭让众人离开,却是留下了唐咨。

在众人都离开之后,毌丘俭方才看向了唐咨,“唐将军啊,这次的战事,还是要你多费心啊。”

“这些年里,吴国有诸多将士们前来投奔,但是我们一直都不曾跟吴人在水上交过手”

毌丘俭笑着说道:“就怕重蹈覆辙,如赤壁故事。”

“这次你在名义上是参军事,可实际上的指挥等事,我也准备让你来做,以我的名义来下达,等到大事告成,我会亲自向陛下请功”

唐咨此刻说不出话来,他纠结的低着头,“大将军,我乃是罪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