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页(1 / 1)
('
当曹髦走进来的时候,小家伙转过头来,又看着曹髦傻乐。
曹髦笑着将他抱起来。
郑娴愁眉苦脸的说道:“怎么教都教不会,根本不开口”
曹髦瞥了她一眼,“这都不满一岁,如何能开口?”
郑娴忍不住说道:“我听人说,有神童四月能言,十月能书”
“呵,那是,他们长大了还能用体热融化冰雪,眼泪都能催生竹笋,我家孩子哪能跟他们比呢?”
郑娴却很是认真,“我父亲说那都是真的!”
“当然,你父亲要不那么说还能当名士吗?”
郑娴顿时就说不出话来。
曹髦喜欢将阿温竖着抱,将他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阿温也会很乖巧的将头放在他的肩上,眼角一闪一闪的看着前方,而对别人,他是不会如此的,哪怕按着他的头,他都不会轻易将头贴上去。
就在曹髦吟唱着不知名的曲子,扛着儿子走来走去的时候,门外却传来了脚步声。
来人乃是司马妜,司马妜看到皇帝也在此处,有些惊讶,却急忙行礼拜见。
她是来给孩子送新衣服的,送到之后,又匆匆离去。
郑娴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对曹髦说道:“陛下,自从阿温出生之后,您就很少再去阿姊那边了,这实在是不太好,阿姊贤惠,对我相助极多,陛下也不该冷落了她呀。”
曹髦更加惊讶了,“不想我家皇后居然还能说出这般明事理的话来?”
“难道陛下觉得我是好妒的妇人吗?”
“哈哈哈,皇后自然不是”
“还有太后那边,陛下也该多看望,她近来很是忧惧,常常询问陛下的情况,精神恍惚。”
“好,好,就依皇后所言!”
第4章 有一人!
杜预这些时日里很是忙碌。
蜀地和吴国同时并入了大魏的建设列表之中。
这无疑是加大了杜预的工作量,尤其是这两地的情况,都不是很乐观,蜀国的汉中等地几乎被打成了废墟,成都那边倒还好点。
至于吴国这里,荆南,交州,庐江,武昌
这被打成废墟遭受战乱破坏的地方就可太多了。
而作为工部的头头,杜预每次看到这些各地要求进行修建修补的奏表时,只觉得耳边都在嗡嗡作响。
大魏境内的各地也不消停,都在上奏,请求进行各类的建设。
可杜预都不敢通过。
差事极多,除此之外,他还要时不时来看望马钧。
因为陛下的重视,马钧如今的府邸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府邸的规模越来越大,几乎要达到了一些三公级别大臣府邸的规模。
而活动在他府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曹髦有意将那些搞科研的人都往马钧这里送,并且让杜预挑选一些聪慧的年轻人来跟随他们学习,帮助他们来做事。
马钧倒是挺开心的。
他这辈子都不曾受过到这样的重视,整日都是在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身边人手众多,无论有任何的想法,工部都是全力支持,完全不敢怠慢。
杜预皱着眉头,站在一旁,看着马钧在此处炫耀着自己的新发明。
这老爷子说起自己的发明时,竟是一点都不口吃。
说话那叫一个利索。
周围人来人往的,曹髦几乎就是将他这里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实验室。
如今这里聚集了全大魏最优秀的发明家,这些人以马钧为首,在这座巨大的府邸内从事着科学实验。
曹髦还给他们所在府邸取了个很厉害的名字,叫做善事府。
这個名字是取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至于为什么不叫利器府,大概是因为这名字听着不吉利。
马钧正说着,忽然发现站在身边的杜预正在发呆。
马钧忽然就不多说了。
杜预猛地惊醒,他连忙朝着马钧行礼,“还请您勿要怪罪,我并非是有意轻视”
“无,无,无碍。”
马钧看向他的眼神颇为柔和,他认真的说道:“这,这些时日里,多亏了杜尚书,方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整个善事府,都,都是因为你的缘故而有了兴盛的局面。”
“我,我知道杜尚书所考虑的都是大事,不知是否有老夫所能帮得上的呢?”
杜预苦笑了起来,“马公,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南国刚刚平定,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抉择。”
马钧沉吟了片刻,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些时日里,我,我看杜尚书很是疲乏,原来是因为这件事。”
杜预却更加羞愧了,“马公,往后定然不会再做出这般无礼的事情。”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