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页(1 / 1)

加入书签

('

洛阳内,曹髦正跟诸多内臣们商谈着沙州的大事。

沙州正式设立,蜀地的大族也已经开始了运输。

接下来,庙堂还得往那边运输大量的资源。

国库的负担又要加重了。

但是好在,这次在蜀地又抄出了不少东西来,这些东西足以让蜀地暂时内都不需要庙堂的救济了。

在吴地和蜀地,对大族动手之后,曹髦都没有让他们将查获的物资送到洛阳来,而是下令让他们用在当地。

这样一来,减免了物资在路上的消耗,两次消耗。

吴地和蜀地都不需要国库来承担压力了,那略微出手来帮一帮沙州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陆抗作为散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商讨。

他就坐在张华的身边,两人还一起商量政策。

钟会看着他们,眼里满是不悦。

在商谈之中,众人拿出了两个全新的政策。

第一个是关于教化问题的,也就是在沙州多设学官,让那些蜀人在那里出任学官等职位。

第二个是关于商贸的,要恢复原先的商业道路。

在完成了商谈之后,众人纷纷起身告辞。

钟会却没有离开,他留在了这里。

等到众人全部离开之后,钟会方才看向了曹髦。

曹髦看到钟会没有走,他也同样留在了此处。

“陛下,臣有一件要事要禀告。”

曹髦笑了笑,该不会是要弹劾张华和陆抗吧?

他问道:“何事啊?”

钟会这才说道:“陛下,乃是税的问题。”

“哦?”

曹髦有些意外,“税有什么问题呢?”

“前些时日里,臣与几个尚书郎商谈大事,忽而得知,同样是耕作,而中原与边郡之产是不同的,按着赏田令,寻常百姓们也能开垦自己的耕地,但是,陛下,我们给他们所规定的税是同等的,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哪怕是同样规模的耕地,但是因为位置不同的原因,会出现极大的不平衡。”

“臣觉得,可以适当的进行改进,边郡与中原是不该相同的,否则边郡就会一直需要庙堂的救济,怎么也达不到中原这般富裕的地步。”

曹髦点点头,又赶忙说道:“钟士季大才!你说的很对啊!!”

他又夸赞了几句,虽然没有作诗,但是称赞已经是不少了。

钟会却摇着头,“陛下,这不算什么,主要的还是如今的税赋诸制,杂乱无章,繁琐复杂,一直都没有形成太好的局面。”

“或许往后侍中诸臣可以多关心这件事,看看是否有办法来解决。”

曹髦当即起身,拉住钟会的手,“士季啊,实不相瞒,朕也是在常常想这个问题啊。”

“你说我们按着耕地出产的粮食来收税其实就可以了,却还要按着人丁来收税。”

钟会一惊,“陛下是想要取缔口算??”

“陛下,倘若如此国库定然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再难支撑。”

曹髦没有说话。

此刻,他心里所想的却是摊丁入亩。

因为庙堂按着人头来收税,那些已经破产却还要缴纳税赋的人,因为怕被杀,就会给豪强大族去当奴仆当佃户。

很多家庭因为缴纳不起人头税会选择丢掉婴儿孩子成年后要是不早点成家还会多缴纳人头税。

很多城池外都有恶名昭著的弃婴坑。

那些破产农民们不去从事其他行业只能去当佃户,不是因为他们只会耕作,是因为破产之后,他们就无力去缴纳人头税了,而不缴纳人头税又会被处置,那他们就只能去当佃户,主动让豪强大族将他们藏起来

人头税是压制人口增加的一个极重要因素。

而后世雍正推行摊丁入亩之后,人口就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当然,这会极大的损害拥有大量耕地的豪强地主们。

不过,曹髦可不在意。

第68章 能成否?

所谓的摊丁入亩,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定下某一年的人头税,然后将这个人头税给平摊到田税之中,不再收人头税。

如此一来,豪强大族的压力会上升,因为要缴纳的粮食更多了。

敢这么去做,就是冒着去得罪天下大族的风险去做的,雍正在完成这项制度后,也是被地主豪强们记恨了一辈子,直到后世,他在民间的形象很多时候都是暴虐的反派。

倒是他那不太成器的儿子,有好大的名声。

不过曹髦是不在意这所谓名声的。

他的名声,早已败坏。

在推行了那么多不利于大族的政策之后,他的名声早就烂了。

且不看那些士人们对自己都很有意见。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