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页(1 / 1)

加入书签

('

“老师,其实我觉得裴秀说的也有些道理,天下能做到县侯的又能有几个人呢?倘若是能做到这种地步,定然是立下了不世大功的,让他们子孙能多得到赏赐,也没有什么不妥当。”

钟会瞥了他一眼,冷笑着说道:“富贵一旦长久,就会滋生出各种祸端。”

“第一代是人杰,第二代或许也能不错,第三代便骄横自负,再往后,那便是丢尽先祖的颜面,这不是庇护他们的后人,这是取祸之道啊。”

钟会跟曹髦喝酒的时候,曾听到曹髦以玩笑的方式说起了大族子弟进化论。

钟会对此深以为然,只是,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代,他兄长才是第二代,因为他兄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而他自己却没有他是属于靠着自己的能力单独开了一个爵位。

同样的,曹髦也被钟会认为是第一代,毕竟是第一个大一统之君。

钟会瞥了沉思的刘渊一眼,“我听闻,陆抗也收了个弟子也是陛下所安排的。”

“我兄长十五岁就担任了官职,我二十岁就在尚书为郎,下次科举,你非得参与,若是拿不到第一”

刘渊皱了皱眉头,若是别的都还好,可这经典并非是自己的强项啊。

可他却也不害怕。

名士岂能惧怕呢?

“定得第一!”

只要能通过前两个考核,走到第三关,那就不怕拿不到第一,毕竟殿试不可能考经典,陛下肯定是考治国,论这个,刘渊自以为能吊打一百个张轨之流。

钟会很快就出了门。

这爵位只是如今钟会所负责的诸多事情里的一项而已。

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往西派遣使节团的事情。

钟会已经找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雍凉那边送来了几个浮屠僧人,这些人是在西域多年,并且亲自去过大月氏那边。

他们作为向导和翻译是绝对够格了。

原先跟曹髦见过面的那位经学家,也是被找了过来,作为向导之一。

而在主使方面,钟会直接越过了礼部,安排了人选。

钟会觉得由诸葛绪前往是最合适的。

这出使月氏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这家伙原先在雍州犯下过错,可以让他将功补过,何况他懂经典,知外交,擅言辞,身份也不算卑微年纪不大也不小,能扛得住这路程。

自从诸葛诞病倒之后,诸葛家便有点走下坡路的意思,钟会觉得,这厮是不敢不出全力的,这是他们能再度兴起的好机会,若是能顺利的完成这件事,重新打通往那边的商路,或许他们家还有抬头的机会。

否则,只要等诸葛诞一死,他们家就得迎来彻底的清算了。

第110章 有辱名声

倭岛。

文鸯领着大军前来,却并没能顺利的打响一场战役。

主要是对方投的太快了,根本轮不到文鸯出手,这些人都纷纷卸甲来降。

最强大的邪马台跟狗奴一低头,其余小国都用不着文鸯开口,早已前来报道。

文鸯单独留出了上位,表示对皇帝的恭敬,自己坐在了侧边。

而诸国的大小王则是分别坐在了文鸯的左右,皆低着头。

在文鸯前来此处之前,毌丘俭就曾交代过他一些事情,其中就交代过,倘若打进了这些小国的王城,无论对方是什么爵位,都不要坐在上位

哪怕只是个番邦小王,那位置也不好去坐,否则会给自己惹来大祸。

文鸯对毌丘俭还是很恭敬的,听进了他的话。

几个翻译站在不远处,等着为他们进行翻译。

智卑狗坐在了最靠近文鸯的位置,甚至比皇帝亲自册封的女王都要接近。

文鸯也搞不懂为什么,这个智卑狗表现的很是狂热,几乎是不吃不喝的为自己办事,四处奔波,在短短时日内就将诸国都给说动了,还给自己找来了完整的舆图,各国的户籍等情况。

他的表现有点像是刚刚被皇帝夸赞过的钟会。

文鸯迎着他那炽热的目光,清了清嗓子。

“诸位,我此番奉陛下之令前来。”

“大魏大一统,威势恩德为天下所知,实上邦也!”

“天下之臣,无不想要归顺陛下,以承陛下恩泽,今日我前来,乃是为了宣化德政于此蛮荒之地,归命者生,叛逆者死也!!!”

文鸯的眼神充满了凌厉。

说到底,大魏跟后汉还是不同的。

经过了思想的变革之后,仁义道德愈发的淡薄,倘若是两汉,大概是说不出这样的话。

他们便是外出进攻,也多会带上正当的借口,例如杀我郡守,杀我使者之类的,有些使者干脆就是求死,就等着制造宣战借口。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