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0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到了如今,庙堂的权力受到了冲击,地方的大总督和大元帅们逐步成为了庙堂的威胁,他们常常勾结起来,反对国王的命令,国王甚至无法罢免这些人,有些大总督和大元帅已经变成了世袭...

诸葛绪也是在交谈之中察觉到了一些东西。

他还是“天子”,他是国内政治和宗教的最高领袖,因此,贵霜王走出王官之后,是不能轻易下地

城门内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木台,而这个高台则是被很多奴仆所扛着的,贵霜王不只是“人王”的,必须要有高台将他与地面隔离开,这更像是一种仪式,打仗时就另当别论了。

诸葛绪领着众人上前,向国王行礼拜见。

贵霜王看着面前的诸葛绪,眼里有些激动,可他看到那些跟随在不远处的大总督大元帅们,脸上的笑容又消失了些。

大总督们虽然不听命令,但这并非是贵霜最大的威胁,贵霜最大的威胁是波斯人。

在先王在位的时候,贵霜一度成为了波斯人的附庸,每年都要送去大量的奴隶。

而到了如今这位君王上位,波斯因为幼年皇帝上位而出现了短暂的混乱,贵霜也就趁机摆脱了控制,可依旧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敌人来找自己的麻烦。

“来自东方的客人。…。”

贵霜王开了口,一旁还站着翻译,为他将话翻译成雅言。

这个翻译是一位年迈的僧侣。

说起来,这些僧侣们在推动各地文化交流上倒是立下了很多的功劳。

大魏就有很多来自贵霜的僧侣,他们不只是熟悉言语那么简单,这些家伙都是能辩论经典的!

而这些僧侣是真的很擅长辩论。

贵霜王这里也有不少的高僧,这些人曾去过大魏,对那边也很是了解。

故而语言上完全不会有什么困难。

同样的,诸葛绪这次也是带来了不少的僧侣作为自己的翻译。

贵霜王请诸葛绪登上高台,亲切的拉着他的手,跟着他一同前往王官。蓝氏城格外的雄伟高大,建筑风格跟中原完全不同,却是别样的壮观。两人一同回到了王官内。

贵霜王坐在上位,诸葛绪破格坐在了他的身边。

贵霜王打量着远处坐在两旁的总督元帅们,笑着问道:“诸位都许久不曾前来了,看着此处可觉得陌生吗?”

自从先王战败,并且向波斯人低头之后,贵霜王室就失去了统治威望。

地方的总督和元帅们根本就不怕贵霜王。

隐约有点割据的意思,他们还私下里开设“会议”,这种会议被后人翻译为“城市委员会”,他们一同来决定一些大事,几乎就是要跳过君王来治理地方。

也难怪后来贵霜会完全分裂,变成数十个小国。很多人认为贵霜是被哌哒人所灭亡,实际上,在此之前,贵霜就已经从帝国变成了残部,各部独立,不再有大一统的姿态。总督们面对贵霜王的质问,也只是敷衍的说道:“大王,当今各地纷乱,又有大敌压境,我们实在是不敢丢下手里的事情前来此处。…还望大王恕罪。

他们敢来这里,也根本就不怕贵霜王的处罚。

贵霜王甚至都不敢将这些人扣留,当下国家好不容易安稳下来,他要是敢扣留这些人。…。只怕明日就要掀起内战。

他只能强忍着心里的怒火,看向了一旁的诸葛绪。

“就如他们所说的,内忧外患,我们也有很多年不曾派人前往大魏,不知皇帝陛下可还好吗?”

诸葛绪一愣,这就得看你问的是哪个皇帝陛下了。

若是问当初朝贡时的皇帝……嗯,明皇帝驾崩已经很多年了。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当今陛下,乃是当初明皇帝之嗣子,春秋鼎盛,正值壮年,他感怀当初亲魏王的恭顺,这次特意派遣我前来这里,询问情况,意在恢复两国之往来。

“就如贵霜,当初的大魏,也是遭受了不少的麻烦,到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终于是得建盛世。

其实,不需要诸葛绪多说,贵霜王对中原那边的情况也知道很多。

去过那边的僧侣们常常带来那边的消息,最初带来的消息都是消极的,说他们内战比这里还严重,说他们的皇帝都被架空什么的。

但是在最近这些年里,所得知的消息都是些正面的反馈。

说什么大魏已经灭了内敌,说什么已经收复了沙州之类的。

贵霜王之所以对诸葛绪如此敬重,就是因为这些消息的加成。

其余贵族,大概也是知道那边的情况。

两人攀谈了几句,众人听的都很认真。

诸葛绪这次前来,主要还是为了贸易的事情。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