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1 / 1)
('
小太监将盘内物件揣在怀中,悄无声息跑出紫宸殿。
此时,偏殿内传来一声问询:“谁来了?”
陈公公忙堆起一脸笑意,搭着浮尘迎上去:“陛下,您醒啦?刚才……都察院的秦大人来了。”
宋齐掀开盖在身上的小毯子,慢慢从长榻上坐起来。
他回眸望一眼殿外。
陈公公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好在,目之所及,空无一人。
宋齐微微眯眼,抬手招呼陈公公往前站一站。
他揪着陈公公的领口,凑上前闻了闻。
登时,宋齐心情大好,仿佛心里一块巨石落地。
可他面上还不能太明显,便颤颤巍巍站起来,假模假样多问几句:“你干什么去了?”
“奴才在煎药。”
“哦……得起来把剩下的公文看完。”他道,“那个新来的太医,朕总觉得他给的药,老是让人睡得人事不醒。”
陈公公微微一笑:“陛下是累了,乔太医能让陛下睡得好些,居功至伟啊。”
宋齐没说话。
他心里清楚,如今紫宸殿里没有一个人值得信赖。
好在,“沈寒舟”平安无事。
他保持着沈寒舟的身份,便说明他懂自己的无奈。
李清风死后,太子突然下落不明,宋齐被逼无奈,拖着病体,三请裴应春再度出山……
他没办法。
他是帝王,也是个凡人。
他的身体,快要没时间了,朝政却不会因为他病了就停下来。
在保住宋氏江山,和肃清权臣巩固皇权之间,他不得不放下所有的理想和骄傲,卑微地选择了前者。
好在,沈寒舟都明白。
第182章 父辈定下的婚事,岂容你说退就退
“怎么不进去啊?”直到坐进马车,秦尚才忍不住开口,“见不到陛下,之后怎么办啊?”
沈寒舟目光始终望着车外:“已经见到了。”
秦尚愣了下,他看看一样不明白的秦广林,追问:“见到了?”
“听过星洲水沉么?”沈寒舟收回视线,看向秦尚,“我在册子下的托盘上,洒了一些粉末。”
他这解释就像没解释一样,说了还更让人迷糊。
仿佛看透秦尚的想法,沈寒舟又补了一句:“满朝文武,只有‘沈寒舟’书房里燃着星洲水沉,从未间断过。”
秦尚惊讶了。
但主要不是因为“闻香识人”这种招数而惊讶,主要是因为自家主子居然破天荒地解释清楚了。
青州一行,虽然李妍把他打失忆,还耽误这么久的事,还得几年努力差点付诸东流。
可如今瞧见他平安无事回来,还多长了嘴巴,秦尚心里居然有点感激起李妍来。
“陈公公是裴家的人,断不会将那册子交给陛下,这件事可以利用一下,把他从大总管的位置上拽下去。”秦广林插口道,“是个办法。”
却见沈寒舟与秦尚都摇摇头。
“你忘了主子明面上是什么位置了?”秦尚道,“如果陈公公咬死没这件事,能给主子作证,证明那册子真实存在的,只有你我二人。可你我,现在还没法和主子站在同一面。”
沈寒舟点头:“正是。”他微微一笑,将脸上的面具取下,轻声说,“不用担心,扳倒陈公公的把柄在李妍手里……我们只需要什么都不做,等着就可以了。”
话虽如此,秦家两兄弟还是对视一眼,觉得自家主子怎么都做不到“等着”。
倒是李妍,拿了案宗在都察院自己的屋子里眉头紧锁,原地转了三圈。
线索确实非常明确,居然和青州黎家的案子连在一起。
案宗上是户部黎安原配夫人的本家,也就是京城郑氏满门失踪一案。
问题是,这案子已经是十几年前的旧案子了,如今想要查,人证物证口供,什么都没有。
只有李妍脑海里,黎夫人临死之前那句话。
她说她非本性恶劣之人,只是全家性命,都在某人手里,没有办法。
还在最终,握着李妍的手,恳请李妍救救她的爹娘。
这件事李妍一直放在心底,也让柳青青一直查着,奈何只查到黎夫人与杀门黎仲确实是姐弟关系,但再深入的事情,就一点也查不出来了。
“你这活不好干,我陪你去。”李妍愣了下。
门口站着个利索的姑娘家,正双手环胸,打量着他:“我是楚芸。”
说完,她从门口踱步走来,站在李妍面前,拿起她桌上案宗瞧了一眼:“秦老二那个混账东西,居然把这个案子交给你?”她瞧李妍一眼,轻声道,“别怕,有我在。”
她不等李妍开口,拉着她就往外走:“这案子时间久,各种要素都不齐全,你初到京城一个人处理不了。跟我来,我给你找个靠山。”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