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1 / 1)

加入书签

('

一想到信里的内容,林宝儿蓦地脊背发凉。

【这节断指该不会是那个常叙的吧?】

也许就是因为看见了这节断指,常威这才选择背叛宋墨。

信笺上的字迹很是清秀,十分像女子写的字,但除了内容外,再没有了别的线索。

不得已,林如谦只好将这些都带回去拿给了林知虞。

询问宋墨后得知,在他找到常叙时,的确发现他的手断了一指,当时他就疑惑过这事儿,觉得官兵不会私自动刑,但当时也没深究此事,没想到事实竟是这般。

“这封信,究竟是何人所写……”

宋墨捏紧了这封信,一拳砸在了桌子上,一向温和的眉眼带着愠怒。

角落的林宝儿晃了晃脚,脑洞大开。

【反正我觉得肯定跟那个沈如雨脱不了干系,丞相府没了,三皇子也没了,反派都没了,结果却冒出一个她来,还搞出这么多幺蛾子出来,一看就来者不善。】

【只不过她哪里来的这么多人手?要想神不知鬼不觉把太子身边心腹的家人给捋走,背后肯定有人帮忙。】

【难道还有我不知道的反派?】

没了剧情助力,林宝儿只能靠自己硬猜。

不过有一点尚好,她知道沈如雨不是个好东西,那么也能因此确定敌人的人选,不用大海捞针了。

一想到自己的小命还没有安全,林宝儿就心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沈如雨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想着想着,突然林宝儿一个激灵,蓦地抬起了头。

【那个三皇子还在狱中吗?莫不是早就被救走了?!】

听见她心声的林知虞抿了一口茶,眯了眯眸。

如此一来,证据直接断了,他们纵然知道兴许很大概率是沈如雨干的,但是奈何就是没有证据。

无奈之下,宋墨只好将此事告知了皇帝,希望能借此酌情宽大处理。

不过结果并不尽人意。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进宫

皇帝看在常威小儿断指的份上,赦免了常叙身上的罪则,不予他流放,但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该斩首的斩首,该鞭刑的鞭刑,无任何变化。

徐夫人也因是常威的枕边人,夫妻同气连枝,一样斩首示众。

到头来,这个得来不易的线索,更像是催命符。

皇帝就像是铁了心,似要在此件事上,追究到底。

临行前,林如谦想方设法将消息带给了徐夫人,最终徐夫人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不再像之前那般木然。

也许于她,常叙能不沾任何罪名的活下来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我就不理解了,既然常威明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牵连到所有人,为何还要助纣为掠?】

【难道他就不爱他的夫人和大儿子吗?用一个小儿子的命换常府几十条人命,真的划算吗?】

这是林宝儿最不能理解的点,也许是她冷血,她觉得,如果自己碰到了这种事,即便忍痛失去一人,也不愿让所有人跟着冒险陪葬。

更何况,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常威可以选择告知太子,借助太子的势力救下常叙,亦或者假先答应,再想法施救,方法无数种,为何常威就偏偏选了一条死路?

旱灾这么严重的事,他当真以为自己能手段通天隐瞒得下来?

可注定没有人能解答她的疑问,行刑那天她没有去,听林如谦说,夫妻两人的舌头都被割了,不仅如此,常威的眼睛也瞎了。

背后那人似乎是想尽了办法,想要杜绝这两人说出真相的可能。

事实对方也成功了,常家分崩离析,太子权利被削弱,禁足东宫,这让站太子一党的诸位大臣,开始坐不住了起来。

接连一月被要求解赦太子的禁足后,皇帝大发脾气,借此惩治了不少人,惹得朝堂人心惶惶。

且近来,皇帝身体频繁抱恙,不是头晕便是咳嗽、胸闷气短,让朝堂之上众人纷纷猜测,也更让那些大臣顿感危机,心也愈发急迫了起来,纷纷进谏让太子重回朝堂。

就这般,陷入了恶性循环。

又是一年七夕乞巧,这次不同于往日,皇后竟然主动提出,在宫中设宴,让诸位大臣连同亲眷一同赴宴。

“往年乞巧都没有过这种情况,真是怪哉。”

林知虞生疑,蹙眉。

最近朝堂之上氛围沉肃,君臣之间屡屡剑拔弩张,他们林家虽是一直站在太子这边,但审时度势也深知此刻出头不得,便因此沉寂许久。

而这次的宴会,虽让众人生疑,但毫不疑问,是一次绝佳的缓和君臣之间关系的法子,也让众人纷纷猜测皇帝用意。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