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1 / 1)

加入书签

('

实验做累了,偶尔走出门外抽烟解乏的卡皮察,看到陈慕武挥舞着锤子砸着铅板,止不住好奇地问道:“陈,你这又是在做什么?”

“我在给自己打造一身合身的盔甲,等我穿上它之后,成为骑士,就也能被邀请参加皇室婚礼的观礼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面对爱开玩笑的卡皮察,陈慕武也不禁开起了一个玩笑。

他又不是大嘤帝国的子民,没那么强烈欲望看他们主子结婚,然后感动得稀里哗啦。

“刚刚只不过是开个玩笑,说实话,我总觉得伽马射线的穿透力过于强大,人体长时间暴露于其中,应该不会是一件好事情。

“所以我才找来了伽马射线最难穿透的铅板,感觉把他们披在身上,我进到实验室里才能安心一些。”

跟自己未来几年的同事没必要藏私,陈慕武打算等自己这件铅制防辐射服制作到位之后,就把它推广到整间实验室里。

听了陈慕武的回答,卡皮察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他觉得陈慕武是杞人忧天。

故而他调笑道:“陈,你就是太谨慎了,伽马射线和身边的光线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就是电磁波而已。我也从没见你在太阳底下路过的时候,天天像旧时候的贵族妇女一样,打上一把遮阳伞啊?”

说完话,卡皮察烟斗中的烟丝也已经燃烧殆尽,他又摸出随身携带的烟草袋,打算重新填满一斗新的。

“少抽点烟,这个对身体也不好。”

陈慕武再次好心劝诫道。

卡皮察本想着再和他说上几句关于烟草的笑话,但一想到陈慕武是从哪个国家来到这里的,他又立刻乖乖地闭上了嘴。

卡皮察把手中已经打开的烟草袋也重新封闭好,然后讪讪离开,转身又进入到了实验室里。

……

等卢瑟福带着他的一众同事和爱徒们,从伦敦重返回到了剑桥郡,陈慕武的铅板防辐射服也打造了八九不离十。

陈慕武的西服,都是大哥找上海租界中的顶级裁缝,为他量体裁衣订制的。

等把铅板穿到身上之后,陈慕武就不能再穿进这些西服当中,他只好换上了三一学院发的那件宽袍大袖的院袍,走起路来,颇像从吴道子画中走出来的人物。

不过近期之内,陈慕武是没什么机会能穿上这件防辐射服了。

因为卢瑟福一回到剑桥,就开始帮陈慕武的实验筹划准备。

一开始,卢瑟福还担心,陈慕武会在实验器材上狮子大开口,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虽然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全世界的威望非常高,但在1923年,整所实验室每年的总预算额度还不足九千英镑,其中还包括着几位教授和教职员工的工资。

不过,让卢瑟福安心的是,陈慕武并没有提出要些什么昂贵的高精尖的器材。

他说只需要一间向阳的暗室,几个用高透明度玻璃制成的液体容器,几块单色滤波片,几块铀玻璃,再外加一台分光计即可。

陈慕武提到的这些物品,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中都是现成的,无需再去额外购买,或者制造什么的新器具。

不过在让人给陈慕武提供这些仪器道具的同时,卢瑟福心中也暗自疑惑,他要这些随处可见的光学仪器做什么?

难道说位于远东的中国,已经贫穷到了连这些器材都凑不出来了么?

如果真是这样,但为什么陈慕武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又都像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

当然不是像卢瑟福所想的这样,其实这个实验,陈慕武完全可以在国内就完美地复刻出来。

但当时他在国内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康普顿散射,和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完全忽视了这个实验的存在。

直到几个星期之前,他乘坐的安瑞合里杜号轮船行驶在蔚蓝的印度洋上,看着大海反射的蓝光,陈慕武忽然就想到了瑞利散射。

一想到瑞利散射,他就又想起了分别在《物理学史》和《近代物理实验》这两门专业课上,学过和做过的拉曼散射。

在轮船上,陈慕武清醒时偶尔会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正是这个拉曼散射的原理和公式。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英属印度人,种姓是最高贵的婆罗门,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印度乃至全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1】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他再想第一个获此殊荣就有些困难了,毕竟因为现在,凭空出现了一个陈慕武。

……

【1】笔者注: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人是泰戈尔,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