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又说什么进行访问,陈慕武连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位王储实际上是要去干什么。

进货呗!

那斯文·赫定说的好听,叫什么深入中亚腹地的探险家,但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殖民主义的文物贩子。

虽然比他的另外一位本家斯坦因强上一点,但从他手里流向欧洲的文物,也是数不过来的。

而且此时的民国政府也是软弱无比,他们连紫禁城里的小皇帝都不敢驱赶,还宣称皇宫里的各种国宝,都是爱新觉罗家的私产。

倘若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外国的王子来中国访问,并到各地走访。

那么这位洋贝勒的所到之处,也一定会受到各地官员的热情接待。

别说是他想要带走一些文物,即使瑞典王储没有这个想法,陈慕武想那些热情好客的地方大员,估计也会大手一挥,上赶着把他们认为并不值几个钱的文物和国宝,当做礼物赠送出去。

这件事他自己如果不知道也就还则罢了,但现在既然让陈慕武赶上了,他觉得自己也就不能坐视不管,得想方设法地尝试着阻止他的这项访问才行。

陈慕武略作思索,然后才开口说道:“王储殿下,这里我可要拦您一次,中国现在只是‘看上去很美’。

“现在国内还处在南北内战,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诸侯混战之中,除了最大的城市上海和北平,其他地方很难保障您的安危。

“刚才所说的庄周,您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我要一提孔夫子,作为一个汉学家,你应该就最起码也听说过这个人吧?”

这次瑞典王储倒是点了点头。

“孔夫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叫做‘君子不应该站在即将倒塌的墙的下面’,他也说过另外一句话,叫做‘不要前往危险的地方,也不要居住在混乱的地方’。

“而另外一个叫做袁盎的大臣也曾经劝过他的皇上,说‘非常有钱的人,不应该坐在房屋横梁下面’。”

“这几句话已经在中国土地上流传了几千年,您作为瑞典未来的国王,我觉得实在没必要以身犯险。”

“只是,”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虽然有些动摇,但很显然还没有完全被陈慕武说服,“中国不是还有另外一句谚语,叫做‘一百次听说也不如一次见面’吗?我想如果我不亲自到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去走一走转一转,可能也就不会真正体会和了解中国文化。

“我想,如果在事先已经做好了周密的规划,并且全程都有很严格的防护措施的话,是不是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第88章 史上最贵的一餐

见瑞典王储还是有些不死心,陈慕武心说,看来只能搬出大杀器来吓唬你一下了。

“王储殿下,我想您应该也看过新闻,就在去年五月份的时候,不是还有一辆载有若干名外国人的火车,被当地拦路抢劫的匪徒给劫持当成人质了吗?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能保证,您在中国的旅程中,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而且,假如说,那一次您的运气并不是很好,火车在脱轨之后直接撞到山上或掉入水中,那么可能连生还的机会都没有。”

陈慕武提到的临城劫车案,显然把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给吓了一跳,去年发生的这件震惊世界的新闻,在洋人们心里留下的阴影还是很大的。

“陈先生,您的这一番话,确实对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看来访问贵国的这件事,我可能要再谨慎考虑一下了。”

瑞典王储此时已经陷入了低气压之中,陈慕武见时机似乎已经成熟,坑挖好,人家也已经跳了下去,该到了给他画大饼的时候了。

“王储殿下,我很理解您的心情,但其实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不一定非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地东渡,同样也能有另外一个办法。

“我能来到欧洲,也是因为在上海时幸运地遇到了爱因斯坦博士,得到了他的推荐,才能开启我的旅欧生涯。

“在中国,有很多人都迫切地希望能和欧洲和全世界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但大多数人都因为贫穷而不能如愿。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比我更优秀,但和我比起来缺少的,只是一个机缘。

“既然王储殿下您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那么何不设立一项基金,每年邀请一定数量的中国学者,帮助他们来到欧洲,来到瑞典,和您进行学术上的交流?

“这样既能让您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又能帮他们实现梦想,简直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举措。

“如果将来能够更进一步的话,我想您也可以效仿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那样,在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当地建立一所类似的中国学院,聘请更多的来自中国教师,方便您和您的子民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