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1 / 1)
('
“你在《关于量子力学》的这篇论文中指出,你在电子轨道这个问题上,和我提出相对论时,用到了同样的马赫哲学原理。
“但我想说的是,这两者之间,仍然有一些不同。我利用可观测性原理,否定的都是一些为了解释现实现象,而人为添加的概念,比如说以太、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同时性。
“但是你在论文当中,提到因为不能观测,所以认为电子轨道不存在这个有些激进的观点,我实在是难以认同。
“马赫那种怀疑一切的哲学观点,不可能创造出什么有生命的东西,也许只能消灭有害的虫豸。
“就连他自己提出来‘因为原子不能观测到,所以原子并不存在’的观点,也已经被近年来汤姆孙爵士和卢瑟夫爵士的实验们所证实,这根本就是一种谬误。
“我必须劝告你的一点是,无论我们是否可以观察到,都存在着一种客观实在。对一个不依赖于人的观察的外间世界的信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至于为了解释波函数到底是什么,你提出来的概率波的这个解释,我认为这更是一种无稽之谈。
“物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发现严格确定的因果定律,电子不可能像你表述里的那样,既存在于这里又存在于那里,在同一时刻分布于整个空间之中。”
爱因斯坦能在信里写出这种话来,完全就是陈慕武预料之中的事情。
他的哲学观点,让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激进,逐渐从一个物理学g命者,转换成了一位辩护者。
“坦白的说,我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虽然我不相信一个会管理人间万事万物的人格化的上帝,但我始终认为,支配着宇宙的有待发现的优雅的定律,反映了一种神圣的设计。
“当我拿不准一个理论是否正确时,我就经常问我自己,如果我是上帝的话,我是否会以这种方式去设计世界?
“我想,善良的上帝应该不会创造出美妙而微妙的规则,来确定宇宙中发生的大部分事情,而把少许事情完全留给偶然性和概率。
“如果他真是这么做的话,我想我们就完全不必再费力寻找所谓的定律了。
“你提出来的量子力学固然令人赞叹,但我的大脑里始终有一种声音告诉我,那并不是真实的东西。你在理论里说了许多,但是一丁点儿也没有使我们更靠近‘老头子’的秘密。
“无论如何,我确信天堂里没有麻将,祂也不是在掷骰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柏林”
千盼万盼,陈慕武终于在信的末尾找到了这句话。
原本会出现在给玻恩写的信中的名言,现在被他截胡到了自己手里。
陈慕武在心里打算,一定要好好收藏这封信,等以后把它捐到博物馆里,或者放到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里。
想要在量子力学上彻底说服爱因斯坦,是许多物理学家历经几十年时间,都没有完成的一件事情。
如果你试图以各种例子来说服他,那么得到的永远不会是认同,而是来自爱因斯坦的更激烈的反击。
所以陈慕武并不打算做这种无用功,去撞这栋名为爱因斯坦的南墙。
既然这个德国老头如此反对概率和偶然,那么不妨就让他的反对声音变得更大一些。
此刻正在实验室里研制的电子显微镜给他带来的灵感,所以陈慕武把打字纸装入打字机当中,噼里啪啦地给爱因斯坦敲起了回信。
“爱因斯坦先生,您好!
“您前几日的来信已收到,多谢您的祝贺,也同时谢谢您对我在物理学上取得的进展的关心。
“下面我将向您介绍我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
反正纸和墨带画的都不是自己的钱,所以陈慕武肆无忌惮地敲下了一大段废话,从他证明电子是一种波开始讲起,然后讲到了自己打算利用电子波比可见光波的波长更短这个特点,来制造出一款分辨率更高的显微镜来。
说完了电子显微镜,这封信才最终进入到了正题。
“博士,我之所以选用电子,而不是波长更短的电磁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伽马射线来研制分辨率更高的显微镜,是因为目前的光学元件的材质远远达不到要求,会使伽马射线在折射过程中,产生很强烈的散射现象,最终不能聚焦,从而无法达到显微的要求。
“但假如有一天,我们人类真的能制造出高分辨率的伽马射线显微镜之后,或许那时候,我们就能观测到很多在可见光显微镜下观测不了的东西,比如说,一个电子的位置。
“伽马射线的波长越短,测量到的电子位置也就越精确。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