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1 / 1)

加入书签

('

“第一个发现超导现象的金属汞Hg是80号元素,其临界温度在4.2开尔文。

“而到了1913年,人们又发现了82号元素铅Pb,同样也存在超导现象,其临界温度比汞的高出了将近一倍,已经达到了7开尔文。

“超导现象到现在虽然已经提出来了十几年,人们对他的了解仍然只是盲人摸象,不能窥其全貌。

“就比如说夹在两者之间的81号元素,铊Tl。

“这和它两侧在地球上大量存在的汞还有铅比起来,铊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金属元素。

“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物理学家设计并进行过相应的实验,来验证夹在汞和铅之间的铊元素,是否存在超导的特性?

“如果存在的话,铊的超导临界温度又会是多少?

“我想,如果能找到铊的临界温度,说不定就能从这相邻的三个元素上,发现一些有关超导效应的规律。”

陈慕武总算是说完了他的心中所想。

并且他这还真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全都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大实话。

超导确实是后世物理学的热门学科。

即使不算已经因为发现超导效应,在1913年取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昂内斯。

在未来,有关超导方面的研究,还将在1972、1973、1987和2003这四年,让其他九位物理学家戴上物理学奖的桂冠。

这个数量在所有的物理学子学科里,虽然可能算不上是最多的,但名列前茅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而他陈慕武提到的铊元素,在相应的超导研究中,更是绕不开的一个槛。

虽然铊金属单质的超导临界温度只有2.4开尔文,比不过汞的4.2开和铅的7开。

但是铊-汞-铜-钡-钙-氧系材料(Hg12Tl3Ba30Ca30Cu45O127)的超导临界温度,却达到了惊人的138开尔文。

在2015年之前,这是人类能在实验室里取得的最高的超导临界温度了。

对于这个和他自己有着国仇家恨的日本人,陈慕武可谓是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基本上把未来近一百年的超导物理发展,用比较隐晦的话语,向仁科芳雄透了个底儿掉。

从始至终,他都没说一句和未来超导发展相违背的话。

只是,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即使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也不可能把全部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陈慕武就更不可能了。

何况他又毕竟不是化学专业的学生,他的化学知识,也只不过是浅尝辄止罢了。

那么陈慕武不记得“不论是铊单质,还是铊盐,对人类而言,都是剧毒”这件事,也就情有可原了吧?

中国人可能因为朱令案,对铊这种可怕的毒物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但是在现在的1924年,铊才被发现了六十多年,人们对这种元素的了解还十分有限。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法国皮肤科医生萨布朗发现,自己的病人在服用微量铊盐之后,会大量掉发。

就像当初被研制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地那非,在发现其对男性功能有奇效之后,被改制成了春药一样。

当人们发现铊盐具有掉发的副作用之后,同样灵光一闪,把质量百分比为七的醋酸铊制成了脱毛膏,畅销欧美,就像其他普通的美容用品一样,进入到了千家万户。

如今这个世界上,应该说除了陈慕武,还没人会知道铊的毒性究竟有多大。

虽然在历史上,日本人在仁科芳雄领导下的仁计划,因为美军的轰炸最终并没有成功。

但是陈慕武很害怕自己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会改变这一点,世界进入到高堡奇人的时间线。

对于海森堡,陈慕武还想尝试着稍微改变一下,看能不能阻止他回国去参加铀工程。

但是对于仁科芳雄么?那实在是对不起了。

不管他是不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对陈慕武来说,因为他是一个日本人,那就已经是罪不可恕了。

不过从始至终,心地善良的陈慕武,没有选择暗杀,没有选择枪击,也没有选择制造车祸。

他只不过是向仁科芳雄介绍了一下,自己心目中未来物理学发展的主流方向而已。

同样,仁科芳雄也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感兴趣,因为他对物理学的热爱,因为对真理的追求,因为超导这项能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高尚事业,所以才决定研究金属铊的超导特性的。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仁科芳雄先生不慎中毒,继而脱发,产生各种反应,最终导致不治身亡的话。

那么陈慕武一定会对这位物理学同仁的离世,表示深切遗憾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