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1 / 1)
('
毕竟别人兄弟二人已经分别了将近两年时间,彼此之间的话应该说上很久都说不完。
“大哥!”
“小弟!”
兄弟相见自然是一番激动,两人哽咽了好久,才最终开口诉说起了衷肠。
“大哥,家里一切可好?小弟我两年都没有回去,母亲那边,多亏了两位哥哥。”
“小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一个人漂泊在外,当然是以学业要紧,而且你还足够争气,替我们陈家,替中国赢回了不少的荣誉还有脸面。”
“大哥,我听说在夏秋之交,沪浙一带遭了兵燹,家里受没受到什么波及?”
“这件事还要多亏了你!你之前说要资助学生来欧洲留学的信里,不是已经提及了做了个梦的事情么?
“我和你二哥一开始是不信这件事的,还嘲笑你怎么到国外读了个博士之后,反而还读傻了?
“但是母亲对这件事情深信不疑,我们也只好按照她的意思,请假回到上虞故乡扫墓祭祖,并且小住了几个月。
“要说那些丘八军阀也实在可恶,不过他们终究没有胆子,敢打进租界里面。家中总体而言还算太平,只是市面上有些不平靖,你二哥那处钱庄的入账相比往常少了二三成。”
“钱财是身外之物,只要你们没事就好,我这次拿诺贝尔奖,得了将近十万块大洋,光这一个奖,就能顶你在南洋大学几十年的工资了吧?”
陈慕武还是没忍住,在自己的大哥面前,小小地装了一把。
兄弟两人又客套了几句话,陈慕侨才向陈慕武介绍他身边的另一个人。
“雨农兄,这位就是不成器的舍弟。三弟,这位是我国驻瑞典兼挪威、丹麦三国的戴雨农公使,是你出门在外的父母官。”
陈慕侨说完之后,这位戴公使也跟着恭维道:“久闻汉臣先生大名,今日终于得见陈门的这颗芝兰玉树!汉臣先生在国际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实在是国家之幸,是我浙省之幸。”
陈慕武并不认识这个人是谁,但是他听这两个人说话,越来越不对劲。
戴……雨农?
还特么是浙江省人?
而且看年纪、看长相,也不像戴春风老板啊?
而且张休猷今年夏天才离开法国回国,算算时间,广州的那个军校应该才刚刚开学,戴春风不好好等着第六期开学,怎么跑到瑞典来了?
“雨公,慕武有礼了,”陈慕武带着疑惑地抱了抱拳,“不知道公使先生,贵乡何处?”
“鄙县海岩,和贵昆仲也算是有同乡之谊。汉臣先生这么问,是有什么事情吗?”
原来是海岩人,那就没事了。
现在担任民国驻北欧三国公使的戴陈霖,是京师同文馆毕业的学生,在清朝时就已经出使国外,从事外交工作。
只是因为他的姓氏、表字和省籍都与那位衢卅江仙的戴老板完全一致,所以才让陈慕武闹了个误会。
“只是有一位故人,和雨公恰好同姓同字,所以才好奇多问了一嘴。”
相互客气完之后,陈慕侨又找到了聊天的主动权。
“小弟,你那位法国朋友又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不介绍我认识一下?”
“呃……”陈慕武没想到,自己的大哥居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只是我的一位朋友。”
“朋友?不对吧,这怎么和公超告诉我的不太一样?”
说话间,陈慕侨瞟了一眼正乖巧地坐在自己身边的叶公超。
而后者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淡然自若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离开法国的叶公超,本以为他还能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冬季假期。
没想到才到丹麦的第二天,他还没从舟车劳顿的旅途疲惫中缓过来,陈慕武就露出来了他的本来面目,又甩给了他一本小说的大纲。
这哪里是来邀请他去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观礼活动?
分明就是把自己千里迢迢地抓到北欧来当苦力!
叶公超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和背叛,但陈慕武同时支付给了他一笔数额巨大的版税,才让叶公超把这件事压在了心底。
但是在斯德哥尔摩见到了从国内赶来,同样参加典礼的陈慕侨之后,叶公超觉得自己找到了靠山,于是还是忍不住向自己叔叔的这位好朋友倾倒了一番苦水。
在巴黎奥运会的时候,叶公超全程都被陈慕武和德布罗意关在郊外的别墅里赶制那篇《无人生还》,所以他并没有见到过艾芙。
于是在这次来北欧的途中,叶公超对这位一路同行的艾芙很是好奇,所以才私下里向德布罗意多打听了几句。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