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1 / 1)
('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是真实与否,不知道我们究竟在哪里,或者为什么。
“根据陈的说法,我们在真空里无穷无尽。
“并且还有一个电荷相反的兄弟,它便是真空里的空穴。”
即使在离开剑桥大学之前,陈慕武已经应卡皮察和卢瑟福的要求,在卡皮察俱乐部和卡文迪许实验室范围内,关于他所创建的量子力学做过两次讲座。
可是卡文迪许实验室里的有些人,仍然不认可陈慕武把可爱的电子,变成了一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所以才会有人写的这样一首诗出来,如果放在平时,那么这首诗应该能博取到不少人的同情。
但它的出现时间恰恰是陈慕武回归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一天,于是这首诗还带上了些向陈慕武宣战的意味。
三十年前,卡文迪许实验室可是老汤姆孙爵士发现电子的地方,绝不允许你一个小小的陈慕武信口雌黄。
说电子是一种波,现在已经被证明了,那也就罢了。
现在先是说电子在空间中会按一种概率分布,接下来又说世界里还存在着正电子,那你倒是搞个实验出来,让我们闭嘴啊!
对于这种写了首诗,但连名字都不敢署的宵小之辈,陈慕武决定不予理会。
他甚至都没把这张矛头直指自己的小诗从布告栏上撕下去,仍由它醒目地贴在那里。
反正总有一天会有实验证明,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只不过不是现在罢了。
没有被这首诗破坏心情的陈慕武信步走进卡文迪许实验室,里面还有好消息在等着他。
在他离开的这两个多月时间里,阿斯顿教授根据此前德布罗意捐给实验室的那台真空泵,仿制出了一台抽真空效率更高的来,达到高真空度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
这样一来,相当于是电子显微镜的研制工作也有了进展,现在可以向厂商订制显微镜的腔体了,估计再过三两个月,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实验的电子显微镜零号机就能问世。
在原时空里,德国人在实验室里研制出来的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其放大倍数只有十几倍,还比不上最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倍数高。
直到他们在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概念的几年后,才了解到电子是一种波,并以此对电子显微镜进行改进,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现在的陈慕武不用再像他们一样绕个弯路,并且又解决了最关键的真空效率问题,这次应该不会搞出来放大倍数十几倍的笑话了。
不过在等待皇家学会开会的这十几天的时间里,陈慕武没太关心电子显微镜这件事。
他只是待在自己那间实验室兼办公室中,开始思考和爱因斯坦见面之后,对方会提出来哪些问题,而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陈慕武觉得如果爱因斯坦只提出来狭缝还有光盒这些思想实验的话,那其实还是很好应付的。
毕竟有玻尔珠玉在前,自己只需要摸着它过河就行。
只害怕爱因斯坦会一着急一上火,提前十几年搞出来那个佯谬。
虽然有不等式能对佯谬进行反驳,但关键是这不等式的实验验证,再给他三四十年的时间,陈慕武也做不出来啊!
……
回到剑桥大学之后的陈慕武,重新投入到了学术研究当中。
而他大哥陈慕侨,则是独自一人到英国各地考察教育。
他从剑桥北上,先是去了伯明翰,然后曼彻斯特,最后到了苏格兰爱丁堡,以及老汤姆孙爵士儿子小汤姆孙所在的阿伯丁。
多亏了他弟弟的存在,陈慕侨这一路上参观的大学里,基本上都有剑桥大学的关系存在。
他舒舒服服的完成了考察之旅,在农历春节之前,又重新回到了剑桥大学,和陈慕武还有那两位中国学生一起,在异国他乡过了个年。
他回国的船票买到了过年之后,比皇家学会的开会日期刚好早了一两天。
陈慕武和卢瑟福申请,他想提前去几天伦敦,把自己大哥送上船之后,再去皇家学会和老师他们汇合。
得知爱徒的想法之后,卢瑟福稍微想了想,又给出了另外一个方案。
那就是他也和兄弟两人一起提前去伦敦,等陈慕侨离开之后,卢瑟福打算带着陈慕武,去拜访大不列颠皇家研究院下设戴维-法拉第实验室的主管老布拉格。
陈慕武还以为,卢瑟福是要带他一起去感谢老布拉格去年提名自己参选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事。
但等过完春节,送走大哥,跟着老师到了实验室之后,他才发现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恭喜你呀,陈博士!也恭喜你,卢瑟福爵士!”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