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1 / 1)

加入书签

('

只是他不买液氦买液氢也就罢了,为什么在买液氢的同时,还要买比液氢沸点还要高上几十开尔文的液氮?

要知道,现在人们找到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的金属单质,也只不过是铅的7.2卡尔文。

七十多开尔文的液氮,对做超导实验来说,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啊!

而如果只是把液氮当做是一种降温介质的话,那么只比液氮高几个开尔文的液态空气,应该是一个更加实惠的选择才对。

刚刚听老布拉格说,陈慕武被荷兰人给坑了一大笔钱,奥本海默一直耿耿于怀。

所以他在转述的最后,还不忘吐槽:“这帮荷兰人真是伪善,他们明明从这次交易里赚了很多钱,但是偏偏还要假惺惺地装出一副替我们着想,为我们省钱的样子来。我相信陈老师您点名买液氮而不是液态空气,自然有您的道理,只不过是他们脑子笨,想不明白罢了。”

想不明白吧?想不明白就对了!

我只是怀念当初在近代物理实验室里偷偷用液氮冻香蕉吃的美好时光,想要重新回味一下,不行嘛!

其实陈慕武哪有什么道理,他根本也没想着用液氮怎么样,这只不过是他的一种障眼法。

如果这次被派去买器材的不是奥本海默,而是仁科芳雄的话,他甚至都还想再买点液氧。

假如不买这些掩人耳目的东西,只是大量购买液氢,等到陈慕武从液氢里面蒸馏出氘之后,估计基瑟姆也会更加怀疑,是不是这个陈博士,早就知道氘这种氢的同位素存在了?

不然他点名道姓地只买走那么多液氢干什么?

“好了罗伯特,别去想那么多,接下来,我们就该认真做实验了。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把烟给彻底戒掉。每次到实验室里来,别说香烟了,连火柴也不能带进来一根。”

戴维-法拉第实验室是一个很玄学的地方,在这里陈慕武不得不小心谨慎。

将近四十年前的1886年,杜瓦爵士已经有过前科。

他在这里曾经把液氧和液态乙烯混合到了一起,直接在实验室里引发了一场震惊伦敦的大爆炸。

幸亏杜瓦爵士福大命大造化大,躲过一劫,否则他根本就活不到成功液化氢气的那一天。

而液态氢的威力,比液态乙烯还要大上几倍。

如果说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法国巴黎镭学研究员那种存在放射性辐射的环境下做实验,是一种慢性自杀。

那么在存在有液氢的戴维-法拉第实验室里面点火抽烟,就绝对是一条能瞬间超度自己升天的捷径。

而且还是精神肉体双重升天,发射空间站的那个长征五号火箭里,装的不就正是液氢这种东西么!

倘若液氢在戴维-法拉第实验室里爆炸,说不定第一个掌握把人送上太空技术的国家,就不是苏联而会变成英国。

第一个进入到太空的人,也不是尤里·加加林,而是他陈慕武了。

当然,这并不能改变苏联是第一个把活人送上太空的国家这个事实。

也不能改变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到太空的活人这个事实。

“陈老师,这点不用你说,我也明白!离开莱顿大学的时候,他们已经和我交待得清清楚楚,我丝毫不敢怠慢。”

奥本海默或许曾经是个烟鬼,但当他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并得知陈慕武不抽烟而且厌恶闻到烟草的气味,就已经慢慢减少了抽烟的频率和次数。

即使陈慕武这次不说,他也有很强的自制力来自觉遵守戒烟这件事了。

在实验室门外以及走廊上,都贴满了“禁止吸烟”的标识之后,陈慕武和奥本海默两个人又把那台已经拆封的制冷设备,从箱子里轻轻地抬到了专门为其搭建的一个实验台上。

仔仔细细检查一遍,陈慕武发现老布拉格说的对也不对。

这台机器上面确实有林德公司的铭牌不假,但已经被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给改装过了。

别人收他一个改装费用,应该算不上什么中间商赚差价吧。

老布拉格话语里的恶意满满,大概是他作为一个英国人,对那些和他们打了几百年仗的荷兰人一种偏见。

按照陈慕武当初在莱顿参观访问时学到的操作流程,再对照随机器附赠的操作说明,把这台机器组装好。

再加入制冷剂启动电源,通过层层冷却,确实能把温度降低不少。

想要到达一开尔文左右的极低温环境,也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陈慕武现在不太需要把温度降到那么低。

他现在只需要把液氢转移到实验容器当中,然后再让实验的环境温度维持在大概20开尔文到22开尔文之间就足够。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