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页(1 / 1)
('
最有名的是日本陆军和理化研究所联合研发原子弹的“仁”计划,以学术领头人仁科芳雄的姓氏首字命名。
除了仁计划,其实海军也有他们的原子弹研究小组。
从萨摩藩和长州藩开始,日本海军和陆军就开始看彼此不顺眼。
研发原子弹这种秘密武器,自然也不可能参与到一起。
陆军和理化研究所联手开发仁计划,那么我们海军就和京都帝国大学联手,开发“F”计划。
而这个F计划的负责人,正是仁科芳雄给陈慕武推荐的荒胜文策。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陆军马鹿把海军马鹿推荐给了自己,这是陈慕武近期见到的一个最大的乐子。
第171章 卢瑟福固步自封
荒胜文策和仁科芳雄比起来,要没名得多。
但陈慕武之所以会知道有这么个人,是因为他曾经在蔡伪总统还没上台,两岸关系还算缓和的时候,到佁湾大学学术交流过。
由于是参加物理学的学术交流,所以负责接待的佁大物理系,专门派人陪同他们参观了物理文物厅,向这些来自海峡对岸的泥腿子同胞们,展示佁大的光辉历史。
位于文物展示厅最中央的,就是一圈被围栏围起来的仪器,那些仪器的外形看上去,非常有年代感。
那个讲解员操着一口佁湾腔很自豪地说道:“眼前这一台240keV的Cockcroft-Waon(考克罗夫特-沃尔顿)倍压整流经典加速器,是1934年在佁北帝国大学建造的。
“这是亚洲第一台加速器,比当时日本本土的仁科芳雄还要早。
“建造这台机器的,是佁北帝国大学‘物理学讲座’的首位讲座教授荒胜文策建造的。
“荒胜教授在1926年被聘为佁大教授,但是在入职之前,先被派到了欧洲留学两年,曾经在柏林做过爱因斯坦的学生,又去过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卢瑟福手下做过实验。……”
反正那个讲解员很是骄傲,言谈举止间,都充满了南波湾的语气和姿态。
一个日本人在殖民地搞出来的科学发展,让她这个佁大人也跟着与有荣焉。
她当时的那种颐指气使的表演,让陈慕武记忆很深刻,所以他现在才能清楚地知道,仁科芳雄在信里所写的这位荒胜文策到底是谁。
就像那个讲解员说的那样,荒胜文策在1926年,也就是今年到欧洲留学的不假。
可是这个人先去的应该是德国柏林,然后再来卡文迪许实验室才对啊!
怎么看这意思,他这次是直接就奔着剑桥大学来了呢?
难道说这也是自己扇动翅膀,引发的蝴蝶效应吗?
自己因为意外结识了仁科芳雄,仁科芳雄又认为陈慕武博士是真的在为亚洲崛起而殚精竭虑,所以才把荒胜文策推荐来追随自己?
这玩笑开的未免太大了一点!
乐子归乐子,但是这个人一定不能留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也不能让他留在剑桥大学。
那个讲解员说,荒胜文策在佁北建好考克罗夫特型加速器,是1934年。
而考克罗夫特型加速器的发明者,目前正在陈慕武手下的考克罗夫特,他在剑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台加速器的时间,是1932年。
这就说明荒胜文策的山寨模仿能力,非常出色。
或许他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留学期间,就已经结识了考克罗夫特,并听后者讲过加速器的思路。
可荒胜文策在1928年就离开欧洲重新回到佁湾,肯定是没见过考克罗夫特建造出来的粒子加速器长什么样。
只凭借之前的短暂交流,他就能在两年的时间里复刻出一台加速器。
而此时此刻,陈慕武手下的团队,也正在进行加速器的研发当中。
把这种人招到手下,或者留在身边,绝对是一个心腹大患。
没看到实物,荒胜文策都能用两年时间把考克罗夫特型加速器给造出来。
如果这次让他在剑桥大学看到实物,而且一种还是理论比考克罗夫特型更加简单的加速器,估计荒胜文策能花更短的时间把加速器给复制出来。
在佁北帝国大学造出加速器后,荒胜文策第一时间就被京都帝国大学召回国内,回归到了日本本土的主流物理学界,去研究核物理。
陈慕武已经把加速器的出现时间往前提了几年,如果这一次荒胜文策让日本学界更早地把视线放到核物理上,那么未来出现的变数就太多了。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那么多,或许日本人能把技术磨砺得很精湛,可是光有技术没有足够多的铀,那也就是空有一身屠龙术而已。
游泳健将去沙漠比赛,望着一滴水都没有的泳池,同样也只能无可奈何。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