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页(1 / 1)
('
要怪就只能怪那个不知四六的校监贝尔福,从政界退下来之后,安安心心养老不就好了吗,非要想不开找事干什么!
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完以后,心急火燎的老汤姆孙,陪着客人罗素一起离开了陈慕武的办公室。
他扭头就去了自己学生卢瑟福那里,十分着急地想和他商量有关这件事情的对策。
他完全没注意到,一个眼生的年青人和自己擦肩而过,向着陈慕武的办公室走去。
听说罗素今天过来,冯·诺依曼很想亲眼见见这位剑桥大学的数学大家。
又听说罗素是来找陈慕武的,他就更好奇,两个人究竟说了些什么,是不是就像实验室里众人说的那样,和数学有关?
冯·诺依曼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没能见到罗素真人。
不过他在剑桥大学还要停留好几个月,有的是时间前去登门拜访。
所以进到办公室以后,他就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是不是又要在数学上搞事,需不需要他这个数学水平还不错的人帮忙。
结果陈慕武告诉他,事情满不是像他想的那样,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银行家庭出身的冯·诺依曼,对罢工这件事不太感冒。
他从陈慕武的回答中只抓住了一个重点,那就是“离开剑桥”。
虽然已经在和陈慕武合写那篇继不完备性定理之后,对希尔伯特而言又是另一个打击的可决定性论文,但冯·诺依曼仍然没忘在临出发前,恩师的叮嘱。
“陈博士,如果这次您真的打算要离开剑桥的话,接下来的去向定好了没有?其实我此行来到英国,除了和您见面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我的老师希尔伯特教授让我代为询问,您有没有去德国从事科学研究的意愿?他很希望能够和您一起工作。”
第195章 冲冠一怒为小陈
去德国?
哥们好不容易在剑桥大学打下的江山,靠着忽悠这么多英伦老牌贵族,来获取经费搞科研。
可是去德国,那一切就要从头再来了。
何况到了德国,他要到谁那里去骗钱呢?
他们现在可是连皇帝都没有了,而且能在历经一战后那么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之后,仍然保持着巨额财富的人,那基本上大多数都是精于算计的犹太人。
想要从犹太人手里忽悠到钱,还不如去慕尼黑找小胡子,说些漂亮的恭维话,从他那里骗些党费出来应该更容易些。
而且陈慕武很早之前就有过去德国的机会,当时的马克价值还不如废纸,那时候他都没选择去德国当人上人,现在更不会去那边当冤大头。
“冯·诺依曼博士,多谢你和你的老师的邀请。
“但我总觉得我如果现在跟你一起去德国的话,希尔伯特教授那边可能会不太欢迎我。
“他估计会很怨恨我:不但发表了之前的不完备性定理的论文,还把他的好学生,带到了一条反对他老师的道路上。
“你刚刚问我,罗素教授来找我,是不是又在数学上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其实不是,我有关数学问题的最新研究,就只有你和我一起合写的那篇论文。
“所以我劝你在希尔伯特教授的火气消下去之前,也别那么着急地回到德国去,还是安心留在剑桥大学比较好。”
如果说陈慕武的第一篇论文,给了希尔伯特沉痛打击。
那么他和冯·诺依曼合写的第二篇,虽然力度不及前者,但也算是又狠狠地补了一刀。
陈慕武和希尔伯特之间的关系,仅限于久闻大名未曾得见的学术研究前后辈。
但是冯·诺依曼和希尔伯特,那是有师徒之情存在的。
如果放到《火影忍者》里,他也能和大蛇丸、带土还有长门并列了。
被陈慕武这么一提醒,冯·诺依曼也暂时放弃了邀请陈博士一起回国的想法。
希尔伯特派他来剑桥,试着邀请陈慕武去哥廷根大学是一方面,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来摸摸他的虚实。
结果刚到英国自己就倒戈,不但没有搜集到任何情报,还跟着陈慕武一起,写了一篇又证明出老师错误的论文。
在这一瞬间,冯·诺依曼大脑中甚至出现了一个荒谬的念头。
既然那篇论文还没彻底写完并投递出去,要不然作者署名就隐去自己,只留下陈慕武一个人好了?
反正里面大部分的点子和思路都是陈博士提供的,自己所做的,也不过是些锦上添花的工作。
可是,他心里明白能在这么一篇论文上署上名字,虽然不是像无理数、微积分那种十分重大的发现,但肯定能在数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