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1 / 1)

加入书签

('

虽然对卢瑟福不太感冒,但和哥廷根一样,柏林大学的普朗克这里,也很想把陈慕武给挖过来。

要说这世界上,最先得知远东出了一位物理学天才这个消息的学校,那柏林大学绝对是第一位,比剑桥大学早,比康奈尔大学要早的多。

只是当时的普朗克犹豫就会败北,一个拿不定主意,便被那个为爱因斯坦办事尽心竭力的爱丁顿给捷足先登。

后来陈慕武在物理学上做出来了那么多成果,虽然有许多都是发表在他主编的《物理学年鉴》上,可毕竟通讯地址写的不是德国,这让普朗克很心痛。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不能再错过。

之前因为学术问题而频繁通信通电,他和陈慕武之间已经培养出了不错的关系。

可是上了年纪的普朗克,为人处事变得谨小慎微,他怕他们之间的这层关系,不足以请动陈慕武,于是又去找到了爱因斯坦,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给陈博士联名写一封邀请信。

目前对陈慕武的观感是又爱又恨的爱因斯坦,还是欣然同意了普朗克的请求。

他的想法只有一点,那就是希望这个越来越“离经叛道”的陈博士能来到自己身边。

爱因斯坦相信,靠着日复一日的说服教育,不久之后他就能让陈慕武放弃幻想重回正轨,从而平息两者之间越来越大的学术争论。

外面的世界搞出来这么大动静,剑桥大学里也不太平。

自认为终于抓住了陈慕武的把柄,想要把他赶出学校的贝尔福,没想到自己的计策会捅出来这么大的篓子。

于是在接下来几天时间的剑桥大学评议会上,有关他的这份提案,被与会众人绝口不提。

是否惩戒那帮支持罢工的学生被无限期搁置,可是老汤姆孙和卢瑟福联名提出来的,给陈慕武教授职位的提案,也被评议会给否定。

贝尔福本就看陈慕武不爽,这个提案上又出现了新进让他闹心的卢瑟福的名字。

没把你们赶出剑桥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遂了你们的愿呢?

英国国内,因为这件事情的出现,刚刚暂时平息的对罢工事件的讨论又冒出了头。

有人支持贝尔福,认为陈慕武一个拿着英国人的钱在英国混饭吃的中国人,不应该对英国指手画脚。

持这个态度的代表人物还是丘吉尔,他认为剑桥校监做的毫无问题。

说起来丘吉尔和贝尔福之间还很有渊源,贝尔福政治上的老师是丘吉尔的父亲,而他本人又是丘吉尔的保守党前辈,两人在一起共事了很多年。

除了丘吉尔,支持贝尔福的还有几乎在英国通俗小说界销声匿迹的罗默。

自从横空出世了一系列的陈乔治侦探小说,里面那个正面光辉的中国人形象,把他那个靠着臆想而抹黑中国人的傅满洲系列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之后,靠着稿费过生活的罗默,日子就一直不好过。

他总想写出一本能超越陈乔治的小说来,但总是对着陈乔治系列的最新作品自愧弗如。

不知道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叫钱德勒·约克的作家究竟是何许人也。

不知道这个突然出现的企鹅出版社背后究竟是什么背景。

他们为何能请得动柯南·道尔这位英国侦探小说的祖师爷,专门写了一篇福尔摩斯和陈乔治的联动小说,为这个系列做背书?

坊间传言,无论是中国留学生也好,还是在剑桥大学留学也好,陈乔治的原型就是这个陈慕武。

恨屋及乌,打不过陈乔治的罗默,同样记恨上了这个在剑桥大学出尽了风头的陈慕武。

现在,有些飘飘然的陈慕武,自己作死搞出这么个事情来,罗默觉得必须趁他病要他命,这样一来,肯定也能打击陈乔治的嚣张气焰。

于是久未露面他又开始在家乡的报纸上上窜下跳,声援贝尔福校监的决定,必须严惩这些土豆泥吃多了的学生。

有人反对,肯定就有人支持。

陈慕武在英国的最大后台,约克公爵,他的身份和地位摆明了他是绝对不会做在报纸上发声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无用功的。

得知陈慕武可能会被逐出剑桥大学,他直接派来了手下人。

这一方面是申饬贝尔福,让他赶快结束这场不伦不类的闹剧。

另一方面则是做陈博士的工作,作为约克公爵在科学界最好的朋友,希望他能留在剑桥,如果撕破脸一切都不能挽回的话,最起码也要留在英国。

和陈慕武已经见过无数次面的这位王室仆人,还悄悄给他投了个底:伦敦周围的各所大学,只要他想去,就是一句话的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