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可故弄玄虚,讲些高深的东西,得让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观众们都能听懂才行。

要是走捷径的话,最容易吸引眼球的就是在演讲台上做实验。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往下扔铁球,这段公案到底是真实发生过,还是后人演义附会到伽利略身上的,物理学史研究者们各有各的看法。

但是另外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实验,为了验证大气压是否存在的马格德堡半球实验,却能在十七世纪就引得德国的一座小城马格德堡万人空巷。

——虽然不认识谁叫托里拆利,也不知道什么是大气压,但人们都还是自发地出现在了马格德堡市市郊的实验现场周围,观看十六匹马才能勉强拉动两个铁球这一神奇的景象。

现在是两百年之后的十九世纪,基本上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知道有大气压的存在。

陈慕武肯定是不能再去做这个半球实验了。

只可惜现在的低温物理学,只找到了超导临界温度在是开尔文左右的铌金属,而且还正是陈慕武本人在“不经意间”发现的。

但凡现在能有一块材料的临界温度在液氮范围以内,陈慕武就绝对会选择给观众们演示一下,什么叫做超导体的陈效应,看一块放置在磁铁上的超导材料片,是如何在加入液氮之后,成功悬浮于磁场之内的。

这难道不比什么马戏团、变魔术的要精彩得多吗?

超导能在二十一世纪引起那么大的一场网络狂欢,陈慕武自信在二十世纪同样也可以。

做不了超导的实验,那就只能另外找其他的演讲题目。

现在比较热门的物理学分支,只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相对论的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而量子力学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就是他陈慕武。

他在这个时空里,完全就是走了一次爱因斯坦的老路,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了一门物理学科。

至于最早提出量子概念的普朗克,还有他的后继者,旧量子论的代表人物爱因斯坦和玻尔,他们之于量子力学,基本上就和洛伦兹之于相对论差不多。

在爱因斯坦公布相对论以前,洛伦兹就推导出了洛伦兹变换,其目的是为了调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和牛顿力学之间的矛盾,试图为以太的存在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题目也是叫做《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也是为了贴合实验数据找出一个新的公式,他也没想过自己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大家都以为陈慕武在苏联科学院上演的第二场讲座,会是和量子力学有关系,毕竟他是这门学科的开创者。

结果看到陈慕武提交上去的讲座题目,负责和他对接工作的约飞教授,大吃一惊。

“陈……陈博士,我还以为你要讲量子力学,但完全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题目。”

他说的有些结结巴巴。

“约飞教授,怎么了?难道这个题目不合适吗?”

陈慕武递给约飞的那张便签纸上,写着的第一个单词是相对论。

陈慕武讲相对论很正常,除了量子力学之外,在陈博士的早期学术生涯当中,他也发表过几篇有关相对论的文章。

去年圣诞节他在皇家研究所做的那个圣诞讲座,内容也是有关相对论的。

早问世了小二十年,相对论的群众基础,比起量子力学来要大得多。

陈慕武选这个题材没什么问题。

纸上的第二个单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连词“和”,这个词同样没什么问题。

关键是讲座题目当中“和”后面跟着的东西。

在约飞的大脑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对论和经典力学》,哪怕是《相对论和德国的物理学教育》,这些题目都没什么问题。

但他从未想过,陈慕武会给出《相对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这样一个乍一看没什么联系,但是在苏联办讲座倒也正常的题目。

“合……合适!完全合适,只是我从没想过你对唯物主义也有研究,甚至还怀疑过你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只是陈博士,你的演讲稿或者准备的大纲,能不能让我提前看一看?”

也不怪约飞会有这种想法,陈慕武是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但在现在人们的眼里,量子力学完全就是唯心主义的代名词。

概率也好,坍缩也好,还有那个更加让人惊讶又疑惑不解的平行世界……

陈慕武提出来的这些量子力学的解释,怎么看都不太唯物。

偏偏这些解释还很受人支持,为其摇旗呐喊最卖力的,是同样支持唯心主义的爱丁顿。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