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1 / 1)
('
结果刚到一楼的餐厅,就发现对方已经坐在一张餐桌旁边等着自己。
看上去,爱因斯坦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太愉快。
难道说昨晚分别之后,他就已经想到了自己那个变换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了吗?
“陈,昨晚睡得怎么样?”
“托您的福,教授,这可能是我在返程途中睡得最踏实的一次。”
“可是我睡的不怎么好,”爱因斯在脸上做出来了一个无奈的表情,“昨晚我真应该留下来继续和你讨论问题,刚回到家里就接到通知,物理系那边希望你去柏林大学走一走转一转。”
哦,敢情这才是让爱因斯坦闷闷不乐的原因。
他觉得去物理系参观,耽误了自己和陈慕武讨论的时间,本来陈博士留在柏林也就只有三天而已。
而爱因斯坦又之所以向陈慕武坦白这件事,就是希望他能拒绝物理系的邀请,接着和自己探讨统一大计。
全世界的物理系大同小异,别的学校陈慕武都可以拒绝参观的邀请,但是柏林大学不行。
没办法,柏林大学物理系的系主任普朗克,对他有恩在先。
就算是爱因斯坦发电报推荐,但假如作为《物理学年鉴》主编的普朗克不拍板,陈慕武的第一篇论文就不会那么容易地发表在欧洲物理学的顶级期刊上面。
早在三年前的1924年,陈慕武跟着卢瑟福到布鲁塞尔参加第四届索尔维会议的时候,他就想在会议结束之后,跟着以朗之万为首的法国物理学家们一起到德国拜访。
只是因为当时卢瑟福催着他回剑桥做实验,准备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所以那一次陈慕武并没能成行。
这次终于能在普朗克退休之前见到他老人家,当面表示自己的感激,陈慕武说什么也不会错过机会。
所以他就装作看不见,一直等他表态的爱因斯坦,草草吃完了晚饭,再回到楼上去叫奥本海默。
他还让奥本海默从行李中拿出两包从中国带来预备送礼的茶叶,当做是和普朗克见面的见面礼。
——之所以昨天没送爱因斯坦,是因为他连喝咖啡都不喝带咖啡因的。
刚刚睡醒不久的奥本海默找出了茶叶,又用光速飞快地打扮了自己。
等他依然打扮得像个有钱人一样走出门外的时候,陈慕武在奥本海默的脖子上看到了一个之前从没出现过的东西——相机。
陈慕武虽然对摄影不怎么感兴趣,对相机也没什么研究。
但他还是在镜头盖上看到了那太过经典的五个字母,“Leica”。
来一趟柏林,奥本海默居然还能淘到这种宝贝吗?
虽然不记得徕卡这个牌子成立于何时,但奥本海默买到的这款,应该是公司早期的机型之一。
留到以后,那也算是一个古董,陈慕武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一台来玩玩,为的不是日后升值,而是为了能拍下更多的照片来记录历史。
“罗伯特,你这个照相机不错啊!花了多少钱?”
“不错吧?我也觉得不错!昨天晚上在柏林街头闲逛,忽然想要买点儿本地的纪念品,就进入到了百货公司大楼。挑来挑去,就选中了这么一台德国制造的照相机。和美国那些笨重货不一样,这台小巧玲珑的相机,我是越看越喜欢。只花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钱,如果去中国之前,我就有一台照相机的话,那么这一路上不知道能拍多少张照片。唉,真是可惜。”
反正只要不是买下世界第一高楼伍尔沃斯大厦,对奥本海默这个富家公子来说,都不算什么大钱。
问不出价格的陈慕武只能作罢,带着奥本海默来到楼下的餐厅和爱因斯坦会和。
心血来潮的奥本海默让陈慕武并排和爱因斯坦站在了一起,他这个相机所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记录下来了兴致勃勃的陈慕武,和闷闷不乐的爱因斯坦。
第19章 爱因斯坦很激动
照片拍完之后,三个人就离开旅馆,往柏林大学进发。
在前面引路的爱因斯坦,脸上和心中一直闷闷不乐。
听着陈慕武和奥本海默在自己身后闲聊着有关相机的一些问题,他又回想起了1923年元旦在上海,和陈慕武初相见时的情形。
一开始,工部局的那次讲座在爱因斯坦心中,和曾经在欧洲、在美国还有在日本办的诸多场讲座没有什么区别。
在那些个场合里,就算不认真准备演讲的内容,而是站在台上胡乱地随便讲些不着边际的话,台下的那些根本听不懂相对论、只是为了回去之后有吹嘘的资本的、附庸风雅的观众们,也会为他献上热烈的掌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