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1 / 1)
('
对诸多事情的处理,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卡皮察兴高采烈地抱着奥本海默送给他的两瓶中国白酒,第一个冲进了三一学院里。
兢兢业业的陈慕武,在结束了一段耗费了将近三个月的长途旅行之后,并没有于三一学院当中休整太久。
回到剑桥大学的第二天,他就又重新投入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工作之中。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找到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向他们询问粒子加速器的进展情况,为什么他离开这么久之后,才堪堪得以最终竣工。
了解到事情并没有出什么大差错,只是因为工厂那边出了一点小问题之后,陈慕武这才放心。
于是他又告诉他们两个,赶快去制作锂箔来当做质子轰击实验的靶金属,这个东西实在是拖了太久,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临了,陈慕武又和赵忠尧聊了几句,向他询问了三个新中国同胞来到剑桥大学之后的情况。
他的那几封交给吴大猷、陈省身和王淦昌的亲笔信,收信人就是赵和施两人,让他们多帮忙疏通,遇到难题就去请卡皮察出面。
毕竟如果陈慕武不在剑桥大学,那卡皮察就是卢瑟福最喜欢的学生。
卡皮察是陈慕武的好朋友,施汝为有正在给卡皮察当助手,跟着他一起搞磁学研究。
不看僧面看佛面,于情于理,陈慕武的这个忙,卡皮察都肯定会帮。
处理完了粒子加速器这边的事情,陈慕武又回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
虽然他几个月不在,可是他的办公室中仍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霸占了他办公室的几只喜鹊,不用猜就知道,依然还是那几个人。
虽然量子力学讲义早就已经付梓印刷,但是当初的那几个讲义的编写员,却仍然把陈慕武的这间办公室当做是他们的编辑部。
狄拉克是剑桥大学的老师,他在这里还说的过去。
但是海森堡和冯·诺依曼,从各自的单位来到剑桥大学都已经有将近半年的时间,这两个人看上去依然没有打算离开的意思。
第26章 代人受过陈慕武
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始大力推行科举考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曾经十分骄傲地感慨过“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这么一句话。
站在几个月没有来到的自己办公室门前,陈慕武突然就想到了李二凤曾经说出来的这么句话。
李世民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一大批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的官僚臣子。
而陈慕武这边,则完全是凭借着他的个人魅力,吸引到了一批年轻有为、未来将会成长为全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的青年学者。
一个是靠着高官厚禄,另一个却是靠着个人影响力,这让陈慕武有一种自己比李二更优秀的错觉。
而且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上,介绍到科举考试这一章节时,曾经引用过唐代诗人赵嘏的一句诗,叫什么“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句诗的意思,好像是说唐太宗推行的科举考试,能让天下的读书人,直到头发变白也都醉心于此。
可当时上学时的陈慕武,曾经在无聊时对着这句诗有一句歪批,认为内容说的是,科举考试连准备带不断应试落榜再应试,让天下读书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最终金榜题名的,也都是一些白头老翁。
如此一比较的话,陈慕武觉得自己又赢了。
因为他周边的这批青年才俊,其中最大的,也不过就三十来岁而已,离头发变白,怎么说也还有一二十年的时间。
或许对其中的一些英国人来说,他们甚至都体会不到头发变白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因为在头发变白之前,他们可能就已经由于秃顶,导致脑袋瓜上一根头发都不剩,所谓“热闹的大街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是也。
推开自己办公室走了进去,一间屋子里除了陈慕武之外的四个人,彼此之间讲的居然是德语。
陈慕武和奥本海默回国之后,这间办公室内的常驻人员,就只剩下三个,分别是狄拉克,海森堡和冯·诺依曼。
这三个人最近,每个人都在学习着一门新的语言。
语言天才冯·诺依曼精通欧洲多个国家的语言,因为受到老师希尔伯特之命,来到剑桥大学投奔陈慕武,故而他也和奥本海默一样,对陈博士的母语,中文,感了兴趣。
刚好卡文迪许实验室中有两个中国学生,于是在暂时和奥本海默分离之后,赵忠尧和施汝为就又收下了冯·诺依曼这么一个新的汉语学生。
瑞士法语区移民的后代狄拉克,家中经常会讲法语,而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布里斯托尔,英语才是他的母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