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是听到考克罗夫特提出来的这个建议以后,陈慕武也忍不住把声音提高制止了这个想法。

能被意大利方面邀请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个个都是物理学家中的人精。

你傻呵呵的拿着模型向大家展示,希望能够更好的推销出自己的粒子加速器,但万一就是通过这个举动,被别人识破起电机的原理,那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虽然把货卖出去之后,对方也能很快发现,这个价值五六千英镑的粒子加速器,内核当中的原理竟是如此简单。

可货物售出,概不退换,到那时候他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陈慕武觉得自己妥妥就像是一个奸商,可是为了能够不负老师卢瑟福的嘱托,他也就只好“忍辱负重”了。

虽然一路上火车的路况并不尽如人意,但不得不说,到了科莫之后,意大利方面的接待工作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一个旅游城市,很多欧洲本地人,早就在这次的会议开幕之前就曾经翻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到这座城市来度假。

有一种传言,说爱因斯坦拒绝参加这次会议,不但是因为他个人原因抵制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国内所实行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怕来到科莫之后睹物思人。

想当初,在苏黎士联邦工业学院毕业之后,爱因斯坦就一直处于一种毕业即失业的状态。

他发表了一篇有关毛细现象的论文,并把这篇论文附在求职信的后面,几乎寄给了欧洲所有大学的教授,那全部都石沉大海,没有音讯。

找不到工作的爱因斯坦只能变成了啃老族,他来到意大利的米兰,跟自己的父亲住在一起。

每天所做的事情,除了继续重复自己的求职,就是偶尔给自己异地恋的女朋友米列娃写信,聊表相思之苦。

孔子有陈国和蔡国,爱因斯坦有他的米兰。

就在这种困厄的情况之下,他终于通过朋友的关系,拿到了那个伯尔尼专利局的专利审核员的职位。

为此,爱因斯坦兴奋不已,他急于把这个好消息向自己的爱人分享,于是写信邀请米列娃从她的家乡,当时还属于奥匈帝国的塞尔维亚,来米兰旁边的科莫度假。

也正是在这一次的度假过程中,爱因斯坦收获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

有关这个叫做丽塞尔·爱因斯坦的孩子的记载,实在是少的可怜。

以至于物理学史专家们在1986年仔细研究爱因斯坦和前妻米列娃之间的通讯时,才得知他们两个人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孩子的存在。

丽塞尔这个小姑娘的结局,究竟是因为无力抚养而送给了他人,还是早夭不得而知,但科莫包括米兰,无疑却是爱因斯坦的一块伤心地。

来到这里肯定会让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以及那段失败的婚姻。

虽然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这件事情也说明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早在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度假的1901年,科莫及其周边就已经有了十分完善的度假设施。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里的情形只会比当初爱因斯坦来到的时候更好。

果然一下火车,众人就被接待的意大利方面,用数辆小汽车从火车站送到了科莫当地最高档的度假旅馆,这里背靠阿尔卑斯山,面朝科莫湖水,景色秀丽,风光无限。

在接待人员上,意大利方面也用了心,很难得他们派出的不是那种一窍不通的政府官员,而是从国内各个大学抽调来的青年物理学者们。

虽然众人是在上午就已经来到了会议现场,可是在日程表里,当天并没有安排任何活动。

把行李放到房间安顿好之后,大家就可以自由活动。

去湖边,去山脚,甚至沿着山脉往上爬几步,看看还没来得及融化的积雪,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几年前,狄拉克刚到剑桥的时候,他一个来自布里斯托尔的乡下小子,还不太能融入的进去学校里那种高贵的氛围。

学习之余,他在剑桥郡内的唯一爱好,就是走街串巷的散步,用一句还算比较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应该叫做City Walk,哦不,Shire Walk。

到了后来,卡皮察让狄拉克体会到了开车的快感,这才让狄拉克在散步之余,又多了一种新的爱好,飙车。

眼前科莫这种静谧的度假环境,肯定是不允许有人在湖畔游人散步的地方飙车,而且也没有汽车能提供给狄拉克使用。

这让他又想到了自己很久之前的那种休闲方式,狄拉克叫上和自己住在一间屋子里的陈慕武,说是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必须要到旅店周围走一走转一转,也像其他游客一样,游山玩水一番。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