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页(1 / 1)

加入书签

('

明明都已经是破落户,可偏偏他们的穷讲究还不少。

陈慕武完全不懂面见教皇时所需要行使的一系列礼节,为了表示对科学家的尊重,对方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些事。

他只和教皇握了握手,但同行的哈勃,却按照一个信徒的礼仪,亲吻了教皇的手背。

庇护十一世出生在米兰,他的母语也是意大利语,第二外语则是在教会中通用的拉丁语。

他们见面之后,依然由一个会讲英语的主教夹在中间充当翻译。

大家都很默契地没有提什么教皇国的事情,因为看样子就算是提了,也不会有太大的说服力。

陈慕武前天才和意大利首相亲切交谈,今天就义正言辞地支持教皇国复国,谁信啊?

教廷方面要的只是把今天教皇和陈慕武还有哈勃见面的新闻刊登在报纸上,让全世界的读者认识到,教皇并不是遵循封建传统的老顽固,而是也在努力接受我们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把教皇的形象树立得更加丰满,那也就足够了。

但是已经见了面,那就总要聊上几句。

“陈博士,陛下想向您询问一下,既然您说我们的宇宙并不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的,而是有一个起始点。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像是《创世纪》里记载的那样,整个宇宙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呢?您所说的宇宙起始点,就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刻。”

陈慕武很耿直地摇了摇头,他必须坚决否定对方的这个问题,不能让神棍们利用自己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既然陛下提到了《创世纪》里的记载,那我也用其中的内容来说一下这件事好了,——我并不是信徒,只是为了能和陛下见面,而提前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那里面说上帝第一天创造宇宙,第六天就创造出了人,可是在现实中,别说是第六天,就算是第六千天、第六百万天、第六十亿天,地球都可能不存在于我们这个宇宙当中,更别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六是虚指?”

对面的人显然是不死心。

“恕我直言,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从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比如说一本叫做《山海经》的书,如果想要歪曲解读的话,从那本书里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得知了美洲的存在。

“单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认为这本书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故事合集,发现美洲也纯属牵强附会。

“容我再举一个《圣经》当中的例子,如果犹太人拿着《圣经》说,现在被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是他们祖先的应许之地,难不成就应该把这块地方拱手让给犹太人吗?我实在是不太认同现在欧洲支持他们这些人。”

听到主教给他翻译完陈慕武的一番发言,庇护十一世很无奈。

他自己连重振中世纪荣光,让教皇国复国这件事都做不到,谁还会去管犹太人复不复国?

第54章 查德威克的问题

面对一个坚定地支持红色苏联的疑似无神论者,同时还持有各种稀奇古怪观点,说什么“外星人可能存在”,“人类可以进行通灵术”之类的怪话的疑似异教徒陈慕武,就算是教皇本人给他传教,估计也不能劝这个迷失的羔羊迷途知返。

而又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全世界最大的神棍之一归结成为了一个神棍的陈慕武,他也肯定不能给一心迷信着神创造宇宙神创造万物的教皇讲讲,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物理。

这东西要怎么讲?是从古希腊开始,还是从哥白尼、伽利略开始?

恐怕讲着讲着,陈慕武就要和教皇讲出一段血海深仇的恩怨,替他的前辈们好好跟庇护十一世算算几个世纪以来的新仇旧恨,当场来一个“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所以陈慕武同教皇陛下全程的谈话过程里,基本上就是“你说前门口子,他说胯骨轴子”,鸡同鸭讲,索然无味。

他和教皇在罗马梵蒂冈城里的这次会面,没有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事情,就已经算是重大的成功。

只是有些可怜从美国跨越大西洋,千里迢迢来到欧洲的哈勃,他乘兴而来,结果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

不过哈勃在欧洲的这几个月,也不算是完全没有收获,他最起码还是游历了欧洲大大小小的大学和天文台,也见到了陈慕武,开始考虑是不是要离开美国加州的威尔逊山天文台,用自己的前程赌一赌陈慕武究竟能在北欧那边掀起什么浪花来。

比起在威尼斯宫首相官邸,和墨索里尼从下午还是见面,一直到晚宴结束以后才离开的那次,今朝和教皇的会面,对陈慕武来说就简短了许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