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页(1 / 1)
('
汽车在国内的作用寥寥,再者说就连送礼的人也瞧不起国产汽车,动不动就是斯蒂庞克、总统同款卡迪拉克这种进口车。
对未来几十年的中国来说,连飞机工业都比汽车工业更有价值,不说是拉一条生产线造飞机这种不太现实的事情,就是建造几座飞机修理厂,也能稍微提升一下军队在面对日本人时的战斗力。
只是怕飞机修理厂的经费会装进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钱包,然后经过各种巧妙包装,存进美国的银行私人账户里。
要不然陈慕武真有一种冲动,让小马库斯背后的瓦伦堡家族,提前几十年把Saab给搞出来。
——当然,不是造汽车的那个萨博,而是造飞机的那一个。
一个小小的天文台,对瓦伦堡家族来说算不了什么,而派遣中国工人这件事,那么多工厂都答应了,也不差一个小小的汽车厂。
小马库斯很痛快地答应了陈慕武的要求,还主动说只要这个汽车厂能站得住脚并且盈利的话,他会捐出每年百分之五的利润来资助瑞典的那所学校。
收获了意外之喜的陈慕武这才把年前忽悠约克公爵的那一套和盘托出,他拿出了安全带的模型,告诉小马库斯,这种新汽车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主打一个安全。
又说在必要时候,可以搬出瑞典王室来做背书,没有国王的美国人,反而更喜欢欧洲的国王和贵族这一套东西。
他们才不生产像福特T型车这种平民汽车,要做就做高端奢侈品。
喋喋不休的一番话听得小马库斯是连连点头,但似乎说得都有点口感舌燥的陈慕武还是不满足,他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对了,既然打算发展汽车工业,那你们瑞典要石油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
第59章 历史出现了偏差
就在小马库斯疑惑不解的眼神当中,陈慕武又像刚刚介绍安全带棘轮这个设计发明时的那样,把他前不久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首相官邸威尼斯宫里,和意大利王国首相墨某密谈的那件事情,也全都向对方和盘托出。
虽然在罗马的时候,和意大利那边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也都同意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约束彼此,免得任何一方的权益受到伤害。
可是不论是口头约定,还是落实到纸面上,陈慕武仍然会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靠谱。
因为对方可是一个知名的流氓国家,指不定哪天说翻脸就翻脸,在找到石油矿藏并最终打井成功开始大规模开采之后,就把陈慕武这个找井人给一脚踢开,自己独自吃独食。
尤其是这片蕴含着丰富石油矿藏储备的地方,还正是在意大利的北非殖民地之内,他们更会是为所欲为。
陈慕武倒不是怕自己从头到尾忙前忙后辛辛苦苦一场,最后连利润的百分之一的分红都拿不到。
那项每年都能入账的钱虽然算是一笔巨款,但对陈慕武来说可有可无,并不是雪中送炭的救命钱,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他真正害怕不意大利那边不履行约定的,是自己那些每年进入意大利工厂实习工作学技术的工人的名额。
就算这些工人只能派送到二战爆发之后两国断交之前,但对陈慕武甚至对战时的中国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陈慕武觉得虽然当时在首相官邸里和对方相谈甚欢,并且还有中国驻意大利的公使朱兆莘作见证,可他认为一是“从中做保”的朱兆莘在意大利人的眼睛里没什么地位也没有约束影响力,二是估计用不了多久,在北洋政府彻底倒台,南京那边还没正式建立站住脚跟的时候,朱兆莘就会因为欠薪和北洋那边闹掰,从而辞官挂印,一气之下离开罗马,从意大利返回国内,黯然下野。
所以陈慕武的观点就是,必须拉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在中间做这个见证人,一开始他是想让这些做生意的朋友们介绍几个律师,和意大利政府签合同。
但今天见到小马库斯之后,他又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就把瓦伦堡家族给拉入伙。
虽然再多引入一个当事人,可能会更好地保证自己的权益,却也保不齐,对面两方会携起手来把他这个局内人给踢出局。
不过陈慕武认为,如果是小马库斯和他背后的瓦伦堡家族的话,这种情况会发生的概率,则是微乎其微。
且不说他们两方面除了在利比亚的石油之外,还有在教育、商业和工业等各方面的往来,单说把陈慕武和小马库斯两个人联系到一起的瑞典王储的面子,瓦伦堡方面就不得不给。
只要陈慕武能一直和那位喜欢中国文化又把他当成认识的中国人当中关系最好的一个的王储殿下搞好关系,那么他和瓦伦堡家族之间的合作,就可以一直都高枕无虞。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