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和一开始热热闹闹,和陈慕武谈话以后就变得闷闷不乐奥本海默相比,施汝为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

“舜若兄,或者说,现在应该称呼您为施博士了?

“恭喜您顺利在剑桥大学毕业,取得了博士文凭。只可惜鄙人不善于饮酒,否则的话,今天肯定要同老兄喝上一杯。”

“陈博士,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能从一个跟着叶先生学习什么都不懂的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全靠着当初您给叶先生写的那封信。您和叶先生,都是汝为我的大恩人。

“这杯酒,理应当我来喝才对。”

说罢,施汝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次毕业之后,你有什么打算吗?”

陈慕武也不再客气,他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说实话我还没想好,不过不管是以后留在哪里,我都想先回国逛一逛。毕竟距离上次离开上海来英国,已经过去将近三年的时间了。”

都不用陈慕武劝,这又是一个像叶公超那样“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人。

不过施汝为能够主动提出来他要回中国去也好,因为他的这个想法刚好与陈慕武的不谋而合。

在上海的第一次留学生考试就快要开始了,虽然有瑞典驻华公使馆在那边全力支持,但陈慕武觉得还是要再派个自己人过去比较好。

刚好施汝为还是崇眀人,——现在这地方还属于茳苏,——家离着上海不算太远,他回国之后不光能参与到留学生选拔的工作中去,甚至还能给那些被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上一上出国留学前的预科班,讲讲到了国外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施博士,现在我在剑桥的情况你也看见了,虽然实验室里有卢瑟福爵士坐镇,他老人家很照顾我。但在整所大学里,我其实并不受待见。

“所以如果你想要留在剑桥的话,我是无能为力的,一开始想的是建议你去美国大学找个职位,毕竟都是说英语,语言相通。

“但你既然有了暂时回国去看一看的想法,这样也好。我帮你写一封给上海南洋大学的信,那里也算是我的半个母校了。

“等你什么时候结束了休假和探亲,凭借你剑桥大学博士的身份,去南洋大学当个教授或者是物理系主任都不成问题。

“你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现在国内的形势非常之混乱,在任何时间都要学会自保。

“等瑞典的学校建成之后,我希望你还能够回到欧洲,到那边助我一臂之力。”

陈慕武还想着和施汝为再说说回到上海之后,有关留学生选拔的问题。

但看到他的脸上已经有几分醉意,就决定还是等到之后再说,不在乎这一朝一夕。

每次实验室里一聚会,到了最后陈慕武准是最清醒的那个人。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代理主任,但陈主任还是不得不放下架子来“指挥交通”,让比较清醒的人把不那么情清醒的人给送回家。

他把一直在口中默默嘟囔着“不想回美国”的奥本海默也送回了基督学院,然后才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明天陈慕武还要起个大早,去维特根斯坦住的地方做个回访。

第73章 家庭教师陈慕武

或许在最一开始,维特根斯坦只是应了拉姆塞的邀请,想从奥地利姐姐家的房屋建筑工地当中抽身,在夏天来到剑桥大学,拜访这里曾经的老师和同学,顺便再度过一个短暂假期而已。

但好巧不巧,他在使徒社的聚会上,碰到了近些年来在物理学界乃至科学界、哲学界都风头正盛的陈慕武。

然后又因为和陈博士讨论了一个似哲学又似物理学的因果论问题,让维特根斯坦对量子力学感上了兴趣,于是就临时变更了自己的计划,延长了他在剑桥大学停留的时间。

这些天来,维特根斯坦一直都留在他的住所里,研究早些时候陈慕武给他送过来的那本集合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甚至是欧洲物理学青年才俊的智慧的量子力学讲义。

而今天陈慕武登门拜访,并不是说来提供“售后服务”,询问维特根斯坦在看书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些什么问题,并为其进行学术上的答疑工作。

——当然,如果维特根斯坦有问题的话,陈慕武还是要进行回答的。

虽然他们这本量子力学讲义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对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算友好。

不过陈慕武觉得,这位可是能够生肯罗素几卷大部头《数学原理》的猛男。

看一本面向物理系学生的入门书籍,对维特根斯坦来说,应该是简单至极,轻松无比。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