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页(1 / 1)
('
疑惑不解的爱因斯坦,顺着牛顿手指的方向低头望去,发现牛顿脚下是……
“爵士,您正站在一米乘一米的正方形地板瓷砖上。”
“没错,”牛顿这次点了点头,“一米乘以一米,那就是一平方米。
“牛顿站在一平方米的面积上,那就是牛顿每二次方米。
“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顿而是帕斯卡,和我牛顿有什么关系?”
觉得自己被这个为老不尊的物理学前辈所戏耍的爱因斯坦,感觉智力受到了侮辱。
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想,到最后怒火攻心,脾气上来以后忍无可忍,抬起腿来一脚就把牛顿从那个一平方米的瓷砖上踹了出去。
然后爱因斯坦才一边大吼着发泄心中愤怒,一边再次把牛顿按倒在地:“说,你说你现在还是不是帕斯卡?爵士,我要提醒你,你现在的脚底下可没有一平方米的瓷砖了!”
爱因斯坦觉得自己胜利在望,没想到牛顿比他还要气定神闲。
他向自己的后辈点了点头,仍然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身手了得,有两下子!说的没错,我现在确实不是帕斯卡了,但是阿尔伯特,你忘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你刚刚的这一脚,正好把我踹出去了一米远,所以你现在抓住的依旧不是我牛顿,而是牛顿·米,也就是我的英国后辈,焦耳。”
……
这个段子还有各种各样的衍生版本,比如说抓住了伏特,结果发现伏特身下压着安培,所以这人不是伏特,而是伏特每安培等于欧姆。
爱因斯坦刚想改口说欧姆,没想到刚刚还压着安培的伏特,在一瞬间又紧紧抱住了身下的安培,说他们现在不是欧姆,而变成了伏特乘安培等于瓦特。
爱因斯坦又要改口叫瓦特,结果瓦特又说他现在已经在原地站了好几秒,所以已经不再是瓦特,而是瓦特·秒,变成了焦耳。
在更加完整的版本里,还有焦耳一把压住了阿伏伽德罗,从焦耳变成了J/mol,成为自由能的单位,也成功地让亥姆霍兹和吉布斯两个人扭打起来,互相指责这是对方。
然后为了不两败俱伤,亥姆霍兹和吉布斯两个人联手把开尔文勋爵踹到了焦耳身下,同时把阿伏伽德罗给挤了出去。
这样一来,J/mol就变成了J/K,从自由能变成了熵,让爱因斯坦赶快借此机会去抓住克劳修斯。
还有就是安培把自己身体拉成了一条直线,因此产生了磁场。
爱因斯坦还在纠结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应该是高斯还是特斯拉,结果这俩人也一人抱住了一块瓷砖,说他们现在已经变成了磁通量,让爱因斯坦去抓韦伯。
结果韦伯在原地又做起了俯卧撑,他告诉爱因斯坦自己一会高一会低,已经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所以是伏特的样子了。
然后又是伏特抱住密立根再次变成焦耳,焦耳压着赫兹成为了普朗克,普朗克找到祖冲之变成约化普朗克,说是海森堡说约化以后就不是他自己,爱因斯坦有问题就去找海森堡。
爱因斯坦问海森堡在哪儿,普朗克说这个可就不能确定了。
段子是一个不错的段子,也比较考验看这个段子的人的物理学功底,当初曾经广泛流传于人人网上,还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但现在陈慕武向维特根斯坦讲出来的话,就不太合适了。
不是说他不想和这位哲学家继续拉扯下去,而是因为出现在这个段子当中的物理学家们,有很多都还没有进天堂,依旧在世界上活得好好的,比如爱因斯坦、特斯拉、普朗克还有海森堡。
段子最后那个有关不确定性原理的梗也不能用,因为现在这个原理不姓海森堡,而是姓陈。
借着天色已晚的由头,陈慕武终于能从维特根斯坦的住处脱身。
能说服这位跟着剑桥大学一起去比利时参加索尔维会议,算是解决了陈慕武的一块心病。
只要是爱因斯坦如果又要在会议上提出来量子力学和因果论之间的事情,陈主任就决定要请维特根斯坦出马。
与其争论量子力学完备不完备,符不符合因果关系,还不如把宝贵的会议时间,拿来讨论一些更有意义的物理学问题。
这不能说他是年青人不讲武德,偷袭爱因斯坦那个四十九岁的老人家,只能说是陈慕武不求伤人,但求自保而已。
随着温度一天天的升高,夏天也一步一步地朝着剑桥大学走近。
这个夏天对于陈慕武来说,他的主题是送别。
先是去伦敦送走了结束英国蜜月之旅的小居里夫妇,然后又送走了暂时离开自己身边回到美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去担任物理学教授的奥本海默。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