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页(1 / 1)

加入书签

('

如果以此类推的话,质量为2,带电量为+1的氘核和质量为1,带电量为+1的质子发生聚变,产生的应该是质量为3,带电量为+2的氦-3核,而不是刚刚爱丁顿所设想中的质量为3,带电量为+1的超重氢核。

爱丁顿有些心虚地提出来了自己的修改意见:“会不会……是一部分反应当中有电子参与,所以就变成了超重氢核,而另一部分反应里面没有电子参与,所以才变成了氦-3核呢?”

尽最大努力好不容易憋住笑的陈慕武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所以我们要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才是。您觉得会发生什么,是依然出现超重氢和氦-3核这两种新粒子吗?”

“我觉得发生什么不重要,实验能做出什么结果来,才是最重要的。先吃早饭吧,吃完我们就去做实验。”

时隔几个小时以后,两个人再次回到了有粒子加速器的那间实验室。

陈慕武依葫芦画瓢,把粒子源中的氘气排空,再次充入一直以来都用的氢气。

他把昨天制造出来的氯化铵靶又重新回了相应的位置,然后依次启动机器,开始一张接一张地拍摄用加速的质子轰击含有氘原子的氯化铵靶的照片。

估摸着底片的数量用了个差不多,陈慕武才又依次关好机器,然后带着底片去暗房显影,最后把洗好的一摞新的照相底片带到了爱丁顿的面前。

不过他这个举动,只是宣告一下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完了新的这个实验。

至于接下来在照相底片上寻找是否出现新的粒子这项工作,仍然只能让陈慕武自己一个人来。

虽然很焦急地等着实验结果,但又怕打扰陈慕武的寻找进度,因而直到他放下来手中拿着的最后一张底片,爱丁顿才开口问道:“怎么样,怎么样,找到了吗?是不是同样会出现超重氢原子核和氦-3核这两种实验产物?”

“很遗憾,爱丁顿教授,我仔仔细细把这些底片都看了一遍,连每个边边角角都没放弃,但只在其中找到了一种粒子而已。”

“哪一种?”

“氦-3,超重氢的原子核在我们这个实验里面消失不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觉得生成超重氢和生成氦-3的是两个反应,而不是是否有电子参与在其中。

“更大的可能是超重氢不是由氘和氢聚变产生,而是从氘和氘的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因为这前后两个反应对比的话,只有氘-氘的反应没有发生。”

第90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听完陈慕武“猜测”出来的最有可能的核反应原理,爱丁顿脸上的表情不能说是失落,只是感觉不管是反应物也好还是产物也好,都和自己曾经想象的不一样。

但他再转念一想又很快释然,之所以说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不正是因为所有理论都应该要通过实验的检验,才能被称作正确的理论吗?

只是没有出现氦-4而已,又不是没有出现核聚变反应,而且如果真如陈慕武所说的话,那么不论是发现氚原子核,还是发现氦-3,都能算是一件不小的成就了。

“陈,你是说,氘原子核和氘原子核在一起发生了聚变反应,产生了一个氚原子核?但这个反应是不是质量和电荷量都不守恒?”

来不及失落,爱丁顿的大脑已经重新回归到了思考的状态。

“对的,目前来看确实不守恒,”陈慕武点了点头,“所以在这个反应完成后的产物除了氚之外,还要再多添一个质子,这样一来反应前后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是2+2,一个是3+1,都是4;而前后的电荷量也都是+2,质量和电荷量都变得守恒起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教授您认为那个由阿尔法粒子和氮原子发生核嬗变生成的质子和氧-17,其真实来源应该是另外一个反应,也就是刚刚说过的氘和氘聚变生成一个氚还有一个质子。”

在粒子加速器上所做的实验到了这里,勉强能够算是告一段落。

但如果陈慕武的手下有任劳任怨努力搬砖的学生的话,这个实验其实还能更进一步。

比如说用氘原子核去轰击纯的不含氘原子的氯化铵,以及用质子去轰击不含氢原子只含有氘原子的氘代氯化铵。

还有就是用被加速过的阿尔法粒子去轰击氯化铵,看阿尔法粒子是不是能从氯化铵的晶格中精准命中里面的氮原子,进而发生核嬗变。

但现在正值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暑假期间,学生们和工作人员都放了假,陈慕武的身边没有什么人可用。

总不能把正留在剑桥大学准备结婚的卡皮察给拉到实验室里当壮丁吧?那么做可就太不地道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