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页(1 / 1)
('
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作为一个新建立的学校,是一个急于出成果的地方,虽然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也不能把时间全部都浪费在“利其器”上面。
陈慕武觉得自己当初因为哈勃和美国天文学界的矛盾,把哈勃挖到瑞典来,真是走了一步好棋,因为这位天文学家是真的为学校的发展而着想的。
反正最终哈勃还有瑞典王储双方妥协的结果,是不去和美国竞争世界最大,而建立一台欧洲霸主。
不出意外的话,这台望远镜的霸主地位,同样将会在1976年丧失。
既然小马库斯在谈话中聊到了哈勃,陈慕武也就顺势询问起这位天文学家目前在哪里。
如果他也在斯德哥尔摩的话,陈慕武就想着找个机会和他见上一面,聊一聊等王子学院建成以后,他们在天文学研究上的规划。
结果小马库斯告知陈慕武,哈勃教授已于前不久返回美国去过圣诞节,要等到年后才回到瑞典继续监工天文台的建设工作。
既然如此只能说是有缘无分,陈慕武的见面计划只好作罢,他转而询问起其他事情来。
“瓦伦堡先生,这所学校的供电从何而来?是要并入到斯德哥尔摩市区的电网吗?我看地图上,这周围并没有什么电厂,而规划图上也没有对此进行规划。”
小马库斯并没有否认:“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确实是这样,或者陈博士您还有什么其他想法?”
“我在想,等学院最终建成并且投入使用,肯定会进行大量的实验,我们很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环境,而且我记得斯德哥尔摩的发电厂,好像位于城市另一个方向,从那里往王子学院送电,就要穿过整个市区。
“你看是不是能在学校附近,再规划出一个主要给学校供电的小型发电厂出来?这对我们很重要。”
现在这个年代里的发电厂,九成九都是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根本就不能奢望环保这件事。
而小型的火力发电厂,更是环保问题的重灾区。
陈慕武已经能够想象得到,在将近一百年之后,说不定会在瑞典本地跳出来一个大脸盘子的丑少女,站在自己规划的这个小型发电厂的门口,指着写有校门的牌匾破口大骂。
可那又怎么样?
稳定的供电对一所科研机构来说十分重要。
听了陈慕武的要求,小马库斯脸上挤出来了一丝“痛苦”的表情,他想和陈慕武开个玩笑:“陈博士,你们做物理学研究的,还真是费钱,要实验室,要实验器材,要天文台,要天文望远镜,现在还要要一个发电厂。
“我其实真希望当初王储殿下遇到的不是您这么一位‘难伺候’的物理学家,而是一位好说话的数学家,那样的话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建造什么实验室,什么天文台,什么发电厂。只需要找一间空屋子,给数学家准备好笔、纸和废纸篓,他就能够展开工作了。”
陈慕武知道小马库斯这是在开玩笑,所以也就没往心里去,而是附和着他继续说了下去:“依我看,数学家还是太费事了,如果换成是哲学家的话,可能连废纸篓都不用,只需要笔和纸就可以了。”
小马库斯显然听懂了陈慕武的意思,因为数学还可能计算出错误的结果,而不得不使用废纸篓。
但是哲学分不出来一个是非对错,也就是说所有理论都可以看做是正确的,没有错误,那就更没必要准备废纸篓了。
表面上开着玩笑,而心中陈慕武还是觉得小马库斯有些一无所知:
只不过是盖几个实验室的钱,就要对着自己吐槽几句。
倘若我拿出每开一次机就能发表至少一篇论文的一亿RMB一台冷冻电镜,他是不是要指着鼻子骂大街了?
第123章 意料之外的礼物
吐槽归吐槽,但是对于这位王储殿下的尊贵的客人,以及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点子,帮助自己在家族面前站稳脚跟的陈慕武,小马库斯还是有求必应的。
他记下了陈慕武提出来的再造一座专门用以向王子学院及其周边区域供电的发电厂这个要求,准备回去之后联系一下斯德哥尔摩的市政部门,看能不能真的在附近规划并建造出一个火力发电厂来。
陈慕武又向小马库斯询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的物理学实验室在哪里。
固然他关心学校教学设施,还有学生们的住宿环境,但陈慕武同样也挂念将来把那些老中青物理学家们忽悠到学校中来以后,他们要在哪里从事物理学研究。
小马库斯对着施工图指出了陈慕武关心的那个区域,甚至还带着他到学校的工地中实地勘探了一下。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