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页(1 / 1)

加入书签

('

获知正电子被发现不是陈慕武为了面子凭空捏造,而是已经被许多实验室重现出来板上钉钉的一件事之后。

比起陈慕武要在本届数学家大会上发表的题为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的这篇演讲,还有更多的人都想听一听,陈慕武对他自己这几个创时代的物理学新发现,到底有何看法。

于是在陈慕武发表演讲的那一天,原本属于是最不受重视的一个分会场,数学史分会场当中,却挤进去了数量最多的人员和听众。

因为临近会议的闭幕式,就连来参加会议,将要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的意大利国王伊曼纽尔三世,今天也饶有兴致地来到了陈慕武演讲的会议现场。

这些人在会场场内,听陈慕武讲了快两个小时的中国古代数学史记,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大禹治水中所使用到的规矩与准绳,从《周髀算经》到《九章算术》,从刘徽到祖冲之,从秦九韶、杨辉到朱载堉……

陈慕武这几天在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日程间隙可谓是绞尽脑汁,把他大脑中有关中国古代的数学典籍和数学家们的名字,全都列在了自己的演讲提纲上。

他自己本身就用英语和德语双语演讲,会议主办方又给他配备了一个能翻译意大利语的翻译。

整个下午的时间,陈慕武都在讲他的有关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史。

基本上来到会场听他演讲的这些数学家们,人人都知道了“《九章算术》就是中国的《几何原本》”,知道了刘徽的割圆术比阿基米德的更为先进,知道了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的“祖率355/113”和“中国剩余定理”。

陈慕武的演讲过程中,台下观众们的反应不尽相同。

欧美的数学家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听说陈慕武提出来的这些书籍、理论和人物,越听越觉得古代中国远比自己想象当中的那一个要高深莫测。

而来自日本的数学家们,却越听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们东亚人在数学的研究上,一点儿都不比你们这帮欧米鬼畜差”的优越感。

在陈慕武的演讲结束以后,坐在会场下面的观众们纷纷举手,踊跃提问。

有人问陈慕武在演讲当中提到的这些数学著作,是否有对应的英译本、德译本,如果有的话在哪里可以买到。

然而有更多的人提出来的问题,却和陈慕武今天的演讲主旨没什么关系。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陈慕武在实验当中发现的正电子,昏昏沉沉听了两个多小时的有关中国数学史的演讲,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陈博士,聊一聊你前不久在斯德哥尔摩发现的正电子吧!”

“陈博士,说说中子你是怎么发现的?”

“陈博士,为什么化学家们找那些化学元素找了数十上百年都没有找到,你在短时间内就能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新元素?你想好要把这两种新元素命名成为什么名字了吗?”

“陈博士,如何看到贵国国内的政权更迭,南方政府已经彻底击败了北方的旧政权,完成了国内的事实统一。您觉得中国会就此崛起吗?”

……

呵呵。

提数学问题当然没问题,因为这毕竟是国际数学家大会。

提物理学问题陈慕武也欢迎,他刚好能够借助这个平台,来宣传一下自己在斯德哥尔摩创办的那一本《王子学院学报》期刊。

但是你提和数学和物理学都没有关系的最后那种问题是什么意思?

问陈慕武对那个有没有信心,你这让人怎么回答?

陈慕武只是回答了有关学术上的问题,至于最后的那种问题,他是一概都视而不见。

当天的演讲结束之后,陈慕武就想离开这个数学史分会场,回到自己的住处去收拾行李。

明天就是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闭幕式,等会议一结束,他就要回到英国,去参加自己的婚礼。

没想到陈慕武刚刚走到会场的后台,就又有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陈博士……”

听到来者表明来意,陈慕武才知道,这个挡在自己面前的人,是意大利王国王室的工作人员。

今天全程坐在贵宾席上听完了陈慕武演讲的意大利国王伊曼纽尔三世,想要邀请陈慕武共进晚餐。

陈慕武现在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吸引王室成员注意的特殊体质了。

从英国到瑞典,到梵蒂冈,再到如今的意大利。

前两个国家都是王室成员,当今的王子,未来的国王。

第三个算不算国家,又算不算国王还不太好说。

而现在邀请他的,却是意大利名义上的一国之主。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