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页(1 / 1)
('
大卫-芬奇非常好奇:“特殊意义?”
马丁不动声色的透漏自身独特的优势:“去年,我接拍了山姆-门德斯导演的电影项目《朗读者》,在里面与凯特-温斯莱特演对手戏,角色是一个从16岁到60岁的男人,这段特殊的表演经历让我收获极大,我想要挑战层次更加丰富的角色……”
大卫-芬奇听说过《朗读者》,说道:“这样的经历确实难得。”他带着考察的意味问道:“你对本杰明-巴顿的童年有什么看法?”
幸好,马丁最近认真看过原著,对曾经那部电影多少有点记忆,想了一下,说道:“我个人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这个阶段包含了对于人类生命和情感脆弱性的追问,本杰明童年时期被垂垂老矣的人群包围,时常面对死亡。”
他尽量代入角色,体会那一切:“那时本杰明心理成熟度极低,仅仅是个孩童,这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挑战,极其艰难。我试着想过,换成我的儿童阶段,就面对一大群85岁的老人,会发生什么?我可能会崩溃吧。”
大卫-芬奇不动声色,沉默了片刻,决定结束这次会面,直接说道:“你参加第三次带妆试镜,试镜时间确定下来,我会通知你的经纪人。”
马丁知道该告辞了,说道:“非常愉快的一次会面,希望我们能达成合作。”
大卫-芬奇跟马丁握手,送他离开。
马丁汇合了托马斯,简单说了一下交谈的经过。
托马斯提醒道:“大卫-芬奇的电影项目,在圈内以筹备时间漫长而闻名,你的试镜最快也要等两个月,慢了超过半年。”
他又说道:“这个项目我们还有个优势,一直与我们合作的丹尼尔担任影片的发行负责人,有一定话语权。”
马丁说道:“耐心等吧。”
如今,他重点争取角色的项目有两个,诺兰的蝙蝠侠续集,再就是这部《本杰明-巴顿奇事》。
两人刚回到戴维斯工作室,露易丝从斜对面的太平洋影业过来了。
“我刚刚回复了艾伦-霍恩,推掉了《终结者》第四部的投资邀请。”
办公室里,露易丝将一份剧本副本交给马丁:“这是乔纳森-诺兰的蝙蝠侠电影剧本,目前代号罗里的初吻,项目的正式命名应该叫黑暗骑士。”
马丁接下剧本,迅速翻看起来,主体情节就是记忆中的模样。
“亲爱的,谢谢你。”他又看向托马斯:“你找个合适的机会回复艾伦-霍恩,就说我要为两个项目做准备,档期不合适。”
第354章 他想挖我们的根
华纳影业的总裁办公室里,艾伦-霍恩听着电话里托马斯所说的话,面色多少有点难看。
亲自发出的邀请,竟然被人推掉了。
虽然方式非常委婉,以准备竞争诺兰和芬奇项目的角色作为借口,但艾伦-霍恩还是不太舒服。
这也直接宣布了他的A计划破产。
办公室门被人敲响,保罗-哈吉斯从外面进来,坐在艾伦对面,问道:“听说出了些意外情况?”
“马丁-戴维斯给了回复,说档期不合适,拒绝了我们的邀请。”艾伦没有带任何感情色彩,仿佛以旁观者的角度阐述发生的事实:“前天,露易丝-梅尔给我打了电话,称太平洋影业要确定投资华纳的另一个大项目,抽调不出资金。”
保罗-哈吉斯立即明白了目前的状况,拥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男主角没了,意味着他背后的亚特兰大资金和亚洲资金也没了。
太平洋影业的露易丝-梅尔与马丁-戴维斯在圈内传闻众多,她拒绝了,马丁也拒绝,倒也不算意外。
艾伦-霍恩手指轻轻叩击桌子,说道:“我们的计划要有所变动了。”
“新人演员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保罗-哈吉斯不想在投资如此巨大的项目里,冒险使用新人担任男主角:“投资太大了。”
艾伦点头:“必须是一线明星级别的演员,我们还有时间寻找。”他愁眉不展:“其实关键还在于资金,过去总有很多热钱进入好莱坞,华纳影业的项目拉到投资并不难,但从去年年底以来,情况变化很大,涌入圈内的热钱急剧减少,连斯皮尔伯格都跑去印度拉投资。”
他虽然擅长的是制作电影,但多年身处高位,嗅觉灵敏,感觉美国的经济似乎出了点问题。
最为明显的,华尔街投资好莱坞的热情骤降。
保罗-哈吉斯不懂这些,他是个比较纯粹的电影人,仅仅从电影投资角度考虑:“我们能否绕过马丁-戴维斯,与他背后的亚特兰大资金和亚洲资金联系?”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