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4页(1 / 1)
('
艾伦-霍恩说道:“刚刚我让人跟几位影评人沟通过,他们都表示影片拍的相当不错,质量远在水准之上。”
马丁看眼时间,说道:“早点回去,我们今晚都能睡个好觉。”
艾伦-霍恩不禁笑了起来:“影片口碑今晚会全面解禁,明天你们就能看到好消息了。”
几个人陆续离开了洛杉矶音乐中心。
马丁早已习惯了这种电影上映的压力,家里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人,回去被榨干后,直接睡了觉。
翌日一早,《逃离德黑兰》的口碑全面解禁。
烂番茄新鲜度有92%,MTC评分82分,IMDB方面因为评分人数不够,暂时未能形成评分。
主流媒体基本都是好评。
《华盛顿邮报》就盛赞:“大卫-芬奇带来了一部庄重大气且精雕细琢,并具有黑色幽默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男主角马丁-戴维斯的表演堪称完美,他将这场戏中有戏的惊天骗局演绎的毫无破绽。”
剧组按照马丁的要求,早早将一个拷贝送去了白宫。
在白宫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观海也提到了《逃离德黑兰》:“这部影片用最少的虚饰和最大的影响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它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脚注,也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
观海的言论,同样能成为这部影片的宣传点。
剧组和迪士尼影业抓紧最后的时间为电影造势,引起更多人关注。
马丁在为可口可乐拍摄最新的广告时,接受了媒体记者联合采访,专门提及了这部新片。
周五,《逃离德黑兰》在北美3850家影院当中全面上映。
影片R级的分级,限制了一些青少年观众进入影院,也影响到了上座率。
即便如此,在周五过去之后,影片仍然在北美首日拿下了1451万美元。
最为重要的是,观众口碑很好。
在Cinemascore公司统计的影院观众口碑中,《逃离德黑兰》平均得分为A。
这意味着影片能够保持健康的票房走势。
推特、IMDB和INS上面,到处可以看到普通观众对于影片的好评。
“这确实是一场匪夷所思的营救,马丁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叫高明的政治欺骗!”
“剧情扣人心弦,一系列悬念很吸引人。”
“明明知道影片结局,但观看过程中,心始终提着。”
良好的观众口碑,往往会带来口口相传的宣传效应,带动新的观众购票进入影院。
周六,《逃离德黑兰》迎来了一个小爆发,上座率相比周五有所提升,单日收入1755万美元。
虽然因为周一工作日的关系,导致周日晚间所有电影上座率必然下滑,但北美首周末三天下来,影片票房足够亮眼,票房累计高达4521万美元。
票房和口碑双丰收,也让剧组有足够的底气,在颁奖季里冲击以奥斯卡为首的众多奖项。
这个颁奖季,竞争将格外激烈。
马丁专门看了一直到新年的影院排挡,发现了不少熟悉的影片。
其中有痞子昆汀执导的《被解救的姜戈》,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林肯》,汤姆-霍伯执导的《悲惨世界》,以及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马丁记得很清楚,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到了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
大卫-芬奇想要实现奥斯卡零的突破,看起来并不容易。
当然,芬奇也有他的优势,《逃离德黑兰》更加政治正确,而且他不是前世大本那种毛头小子型的导演。
连续多节奥斯卡提名,也为他积累了一定的资历。
第788章 对手是少年派
世纪城,福克斯大厦。
挂着《PI》铭牌的办公室内,导演李安放下了手里的《好莱坞报道》,说道:“媒体都在为《逃离德黑兰》造势。”
制片人吉尔-内特接话道:“这片子口碑好,符合主流需求,再适当运作,不容小视。”
他提醒道:“影片制片人虽然挂的是格拉汉姆-金和露易丝-梅尔的名字,但据我所知,真正主导这一项目的人,是马丁-戴维斯。”
听到这名字,李安想到了当年的《断背山》,就是因为马丁追着希斯-莱杰片场差点撞到他与安妮斯顿不放,导致《断背山》丢了一个最佳男主角提名。
甚至,他觉得《断背山》在最佳电影上面输给《撞车》,跟这件事有直接关系。
吉尔-内特说道:“马丁-戴维斯是运作奥斯卡的好手,我们的《少年派》,目标也是这届奥斯卡,首要冲击奖项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这部《逃离德黑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