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1 / 1)

加入书签

('

妇人说杨三母亲去世得早,那很有可能那座土包是杨三母亲的坟墓。

那杨三在土包边挖坑挖的是什么?

虞书不信杨三会挖着玩儿。

一个念头猛的浮现在虞书的脑海里。

他的新朋友是在给自己挖坟墓,挖在他母亲身边的。

那么临别前,杨三说让虞书下次来看他的时候,带一束花给他,为什么是花?

花这种东西对小孩子来说并不实用,为什么不是课本纸笔、糖果,又或者说是其他物品。

为什么偏偏是一束花。

虞书从店里出来,不顾所有人的目光,转身往回走。

戚矢臣上前两步,动作十分快的拉住了虞书的手,他目光深沉的看着虞书。

“虞书。”

戚矢臣喊住了他。

虞书惊谔的回头看着戚矢臣,他想让戚矢臣松手,但戚矢臣把他的手握得很紧。

虞书对上戚矢臣目光那一刻,虞书就什么都明白了,他知道戚矢臣同样也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所以这一路戚矢臣都不曾问过。

因为他什么都知道。

就连虞书自以为的秘密也是。

第55章 成蝶

“戚先生, 你这是做什么?”

虞书定了定心,疑惑不解,语气甚至是有些急切。

戚矢臣迎上虞书的目光, 没有任何退意,他松开手,让虞书先冷静下来, 听自己说话。

“虞书,我不拦你,但你去之前,我想和你说一些话。”

他知道虞书要回去做什么,虞书决心要去的话,戚矢臣不会阻拦,他也阻拦不了,他只是想在虞书去之前, 想给虞书说一下现实。

让他想想清楚。

虞书缓了神色,但眼神中还是透露着焦急。

戚矢臣走到身后的那些人中,他拿来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走到虞书跟前,他在本子上涂涂画画好一阵。

“虞书,这是那座山村的地势图,是我这些天早上出去勘测的, 经过我的调查,修公路出去不适用, 最好的方式是建一座桥,位置从这里到这里。”

戚矢臣在纸上标注出地点。

“这座桥我会以戚家企业的名义投资修建, 这样那些村里的小孩子们,以后上学便不在有任何困难。”

戚矢臣说着自己的计划, 从他来到那座山村的第三天他心里就有了这个计划。

戚家是每年都会做慈善的,这一次他受那家主人的恩惠,所以他把今年的慈善名额给了这座村,既还了收留之恩,又替戚家博得一个好名声。

其实按照做慈善的标准来说,那个村子并不符合条件,因为那座村子里的人太少,修一座桥在那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并不符合戚矢臣利益最大化的标准。

如果不是因为那家主人收留了他们,虞书又格外喜欢那些孩子,戚矢臣是绝对不会做这门亏本生意的。

虞书看着纸上标注的那一条线,那是戚矢臣画出的桥,他准备给这座山村修建的桥。

虞书很清楚的知道,戚矢臣修建的桥会惠及这里所有的村民,他知道戚矢臣提前告知他这件事,是想让虞书放心,让他不用担心那些孩子以后的读书情况。

但大桥修建是需要时间的,一年还是两年?而且更重要的是,虞书还担忧另一件事。

“虞书,孟母三迁的故事你听过吗?”

戚矢臣忽然提起这件事。

虞书不明所以,点点头,这个故事耳熟能详,很多人都知道。

“下雨了知道房子漏了,饿了才知道食物没了,孩子读不了书,才知道地势不便了。”

“孩子不知道,难道这些大人还不知道吗?说句难听的话,他们不会为了孩子读书便利,搬到镇上来吗?有手有脚的,就算是捡垃圾卖,也不会饿死人吧,那座村子为什么那么少的人?因为有先见的父母早早就为孩子做好了打算。”

戚矢臣话说得刻薄又直白。

但不可否认的是,戚矢臣说的都是对的。

“所以困住他们的从来不是这座悬崖,而是他们自己封闭又矇昧的心,你帮不了所有人,虽说人各有命,但他们连试都没有试,就安于现状,这一次他们遇见我,那么下一次呢?难道等着上天什么时候看到他们的苦难,派下救世主来拯救他们吗?”

“你就算回头去看那个小孩子又怎么样,你能带走他吗?他的父亲虽然跑了,但至少人还在,你带不走他的,你给了人家一束光,而后又消失不见,这难道不是一种另类的残忍吗?”

戚矢臣话语步步紧逼,他要虞书看清楚事情的真相。

芸芸众生,谁都有苦难。

他们谁都做不了救世主,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本身,所以他才会那么喜欢虞书,喜欢虞书的灵魂。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