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1 / 1)
('
现如今可能是因为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又尝过那种整日和穆筠腻在一起的幸福味道,越发受不了冷清清的宿舍。
要他自己主动回去,多没面子啊!
穆筠又特别讨厌,明天就是周末,他也闭口不提回家的事!
周五穆筠过来送晚饭时,将人喂饱喝足,还是不提让他回家。
黎望星就很生气,又想到这几天,穆筠也不亲亲他、抱抱他,每次喂饭都好公事公办,抹药膏也和他保持安全距离,越想越委屈,气呼呼地推车门就走。
天地良心,穆筠老师其实已经提前准备好,是想明天周六一大早过来接黎望星,无论是去小岛,还是山上,总归是带黎望星去玩。
穆筠老师还生怕小祖宗没消气,才决定到时候直接先斩后奏。
黎望星回到宿舍,烦躁地刷手机,脑袋里还在想,如何风度翩翩又不失尴尬地自己回家,无意中点到手机上的一个接听键,进了语音群聊。
他回过神,刚想退出来,就已听到别人在很激动地叫他的名字,问他:“黎望星!你明天也想和我们出去徒步!对不对?!”
黎望星定睛一看,这是他们学校钢琴社的群。
刚上大一的时候,很多学长学姐会挨个宿舍地招新,他抵挡不住热情,也加了好几个,但是从来不参加活动。
他们学校除了表演专业之外,也还有很多其他专业。
钢琴社面对的是整个学校,反而那些真正厉害的专业学生,并不会参加这种钢琴社。
黎望星听了介绍,才知道他们是打算周末两天徒步去临市爬山,全程不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就靠双腿走路。
现在的大学生就流行这种研学方式,黎望星之前早有耳闻,就是没有机会参加,还真的挺感兴趣的,他跃跃欲试地,立即报了个名。
群里还发了张宣传海报,上面有二维码,社长让大家都在朋友圈里发一发,指望有更多人加入。
很多时候的很多小事,黎望星都有点没头没脑。
黎望星想也没想,就很热心地在朋友圈里发了这张海报。
穆筠老师立刻看到,顿时觉得头疼。
徒步去临市去爬山?
光是走到两市的边界处,靠走,起码走10个多小时,不是他瞧不起这些孩子,而是人的精力本就有限,都是些没吃过苦,不爱运动,就喜欢刷手机,跑个1000米都气喘吁吁的大学生,走完10个小时,还要去爬山?
爬完山,再走10多个小时回来?
就两天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48个小时,中途还要不要休息?又在哪里休息?
谈不上多么异想天开,也远不到人类极限,只要咬咬牙坚持,还是能成功回来的。
但是半条小命肯定是没了。
穆筠老师痛苦扶额。
却也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去劝黎望星,他就越要唱反调,很多事情,确实需要自己经历过才懂,可能这也是研学的真正意义。
穆筠很舍不得,到底是没有干预。
群里有几个小伙伴曾经参加过徒步,分享了一些注意事项,黎望星都记在心里,睡觉前就将书包收拾好,塞了些方便携带的食物,还有三瓶水,听说后天要下雨,他也带了折叠伞。
早上起床,他找出最轻便的鞋穿好,背上书包,戴好口罩和墨镜,就跑到学校的广场和其他同学集合。
有几人临阵后悔,总体来说,人基本来齐。
社长略讲几句鼓舞人心的话,就带领大部队往校外走。
他们还准备了好几面大旗扛在肩膀,上面是学校和钢琴社的logo,还有同学提了音响,蓝牙播放那种特别激昂的歌,众人本就挺激动的,抬头看到迎风烈烈的旗帜,再听着这战歌,别提有多兴奋。
精神风貌堪称是绝佳。
黎望星同学本就容易人来疯,他算是最激动的那几人之一,还非要从别人手里抢来大旗帮着扛。
穆筠的车就停在校门口,刚好看到这一幕,他无奈地捂脸。
黎望星激动地将大旗挥来挥去,还有大堆的人喊好,说着“再来一个”什么的,活像耍杂戏的。
就连吴飞双也跟着捂脸,苦笑道:“真不知道这些孩子能兴奋多久……”
穆筠这种身份,是别指望本人亲自跟上去了。
汽车跟在后面慢吞吞地开,也不现实,这不摆明了是在跟踪么?
穆筠安排了几位黎望星不认识的保镖大哥,穿着最普通的衣服,或骑电瓶车,或是自行车,一段一段地,分别跟着大部队,随时查看他们的情况,再汇报给穆筠。
这些孩子也比穆筠想象中要厉害不少。
走了2个多小时后,都还很有活力,可能是愿意过来徒步的,本身就对自己的体质有些自信,黎望星从小到大就是健康小宝贝,这几天住在宿舍里,精力都已恢复,他今天还这样激动。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