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如果你有看到塞涅尔的丈夫发表的声明,你应该能理解,‘自由阵线’对两名联邦议员做的事,正在证明这就是‘彻头彻尾的邪恶和暴行’。以手无寸铁之人的生命作为威胁,这种行为挑战的不仅仅是全球社会所谓对人权的尊重,更违背了自身的信仰。况且这样的做法不匹配一个合法当局的身份,和‘自由阵线’的终极诉求是背道而驰的。”

“你前面也说了,一个死去的美人弟弟会让我拥有无懈可击的特权,那你也该知道,是你们拱手把道德制高点让给了我们。至少从表面行动上来说,联邦政府努力了,不管最终这件事是怎样的结局,我们都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危机的根源是你们的不人道行为,和挑战文明秩序规范的方式。就算你们认为这么做能影响现实政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折损的形象、道德和合法性在未来将会以别的形式让你们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我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但这是一个最终只会伤害各方的战略陷阱。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不要让其他的‘噪音’干扰我们,然后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阿齐兹若有所思地望着那双夺目的蓝眼睛,在里面分辨不出任何真情实感,不由心想着,联邦那套制度的最大功效,大概就是培养出了这样敏锐且巧舌如簧的政客。

不过对他来说,从克莱蒙斯亲自来谈判的行为和他们刚才的对话中,至少可以获得有两点有用的信息:联邦有交换人质的意愿,以及这位总理确实舍不得自己的亲弟弟。

作者有话说:

艾希曼家的人虽然性格不太一样,但共同点是心理素质都很强……

克莱蒙斯见到自己未来多年的对手了。

P.S.:尼尔就是之前车队里的上校说的那个从梅迪莎毫发无损回来的“幸运的家伙”!

第75章

接下来的两天里,克莱蒙斯和阿齐兹依旧在每天下午进行交涉。鉴于克莱蒙斯确实把部分“自由阵线”的俘虏带了过来,并且由阿齐兹方进行了确认,大独裁者似乎真的有意推动双方达成和解。而且‘自由阵线’的大本营在联邦的军事封锁下已经出现了运输供应问题,这些天正着急上火,一听到联邦方面愿意带着俘虏去谈判,就想要尽快促成交换。

阿齐兹想的是,如果真能借此机会促成双方的人质俘虏交换,他不仅能博得一个好名声,更能在进一步掌控“自由阵线”的同时,削弱联邦的形象,动摇北部军事联盟的安全信心。

当初扶持“自由阵线”的主要原因是他需要一个半岛上的搅局者。但当“自由阵线”告诉他绑架人质的事情后,他的第一反应其实和克莱蒙斯所说的一样,他们被拖入了一个战略陷阱中,拱手让出了道德制高点。因此他特别叮嘱对方不能伤害人质,并试图把这件事的发展方向掌握到自己的手中。从前为了权力,他什么事都做过,但真当坐到了最高位置上后,他反而收敛且克制起了这种习惯。他知道夺权和稳固政权需要不同的手段。

阿巴斯在取得一号领导人的同意后,表示愿意释放一名人质来换回俘虏。克莱蒙斯这边提出先释放身为Omega的塞涅尔,阿巴斯不同意,说先放Alpha,Omega得留在他的手上。

其实双方都很明白,在这样的人质事件中,Omega的价值远高于Alpha,尤其是一个有政治身份的Omega。只要塞涅尔还在“自由阵线”手上,联邦就不敢轻举妄动。塞涅尔被绑架的时间越长,联邦政府的压力也就越大,妥协的可能性也越大。

双方你来我回地拉锯和讨价还价,时间很快就到了既定的营救行动日。

当天下午,卡拉克空军基地里,十二名联邦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分为三组,进入了三个相邻的任务简报室。其中有一个身量颀长却比同僚略矮一点的黑发男人,抬头望了一眼悬挂电视上的画面。电视里正在报道着人质危机事件。

身后有人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潮汐’,别看了,会没事的。”

凌深的弟弟凌衍转过头来,一双如墨般的眼睛里没有丝毫负面的情绪。他看了眼身后站着的僚机飞行员,没说什么话,神情冷肃地走进了简报室。在其他三人坐下后,年轻的飞行中队指挥官开始在他们面前讲解这一次危险的任务。

同时,埃坦亚基地的联邦特种作战人员已经整装待命,等待着夜幕降临后出发营救人质。

为了不让行动暴露,在前几天对斯拉诺军方的追责过程中,韩梦向盟友施压,指责对方无能且玩忽职守,要求斯拉诺让联邦军队加入在那片地区的日常巡逻任务。配合凌深制定的行动时间表,那个时间段的巡逻人员都是联邦军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