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一句话比方才那阵闪电、打雷管用,几个人赶紧忙活起来,白锦三人看着角端、穷奇从后门出去,悄悄关上后门,若无其事地回到赵容七的院子。

或许是雷声加上闪电的缘故,声音盖住了几个人的脚步声,而闪电的可怕让本该在院子里巡逻的侍卫都呆在屋里。

翻羽、诸怀等着狱卒回来,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原来走了十几个的狱卒,现在就回来了一个,带着一个唯唯诺诺、弯腰哈背的大夫模样走了进来,那个大夫由于害怕,许是第一次给盖着破草席、不知生死的人把脉,又是在这样一个吓人的天气,吓得哆哆嗦嗦,不知把住脉了没有,反正也是做出一副认真的模样。

那个狱卒连门都没有进,觉得晦气,就只是靠在门框边上打着哈欠,仿佛屋内的尸体与屋外糟糕的天气都不能影响他的困意。

忽然,那个大夫跪在地上,一时不知哪位是官爷,随意朝着一个方向摆了摆,颤颤巍巍说道:“死…死了。”

结结巴巴说出来两个字,便再也没有下文,狱卒高兴得很,伸了一个拦腰,仿佛心情大好地说道:“麻烦二位将这脏东西抬回去罢。”

说完便扬长而去,临走的时候嘟嘟囔囔不知说了些什么,只听见了一句“晦气”,便没有下文。

第178章

角端、穷奇将祁施的“尸体”运回肃王府安置,诸怀、翻羽将替尸安置好后,就去找赵容七。

赵容七看着二人大汗淋漓的样子,说道:“二位辛苦了。”

二人连忙客气回应。

赵容七看着窗外的天气,叹道:“连上天都在给我们助威。”

听了这句话,翻羽几个人的心里都好受了许多,原本他们觉得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不吉利,回想起来,今夜的事情格外顺利,倒是他们吓得有些畏首畏尾的。

诸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赵容七,赵容七接过信,信封上写着“锦添亲启”,说道:“这是祁施‘死前’交给我的信,是给他儿子祁锦添的,或许对世子殿下过几日见祁锦添有用。”

赵容七将信小心翼翼放入怀里,说道:“好,你们下去歇息吧,这几日累苦你们了。”

两人辞了出来,祁施的事情还没有了结,所以他们还不能离开大理寺,去向赵容七给他们安排的屋子歇息。

三日过后

赵容七将祁施的事草草了事,上报给明德皇帝,明德皇帝批文。这件事不能细做,否则很容易被查出来祁施之死的蹊跷,到时候他们很有可能计划落空。

祁施的死也一点一点传开,都知道他是畏罪自杀,平时与他交好的人竟没有一人来为他收尸,尸体还是赵容七找人运回祁家,让人给“祁施”埋了起来。一部分人认为是他们“逼死”了祁施,然而却不知道祁施已经安全转移到肃王府,藏了起来,至于藏身多少年,没有人知道,也猜不到。

赵容七与岳华来到南渊门城门找祁锦添,两人虽说都与楚臣尊交好,但是今天才算是真正上的共事,两人一路上除了说了些如何说服祁锦添的事,其余的再找不到话来谈。

听说这个岳华性格极好,喜欢说笑,初夏还不是很热的时候,此人就手摇一把玉骨扇,不过这个人好像一年四季都是拿着扇子,也不知道是他打开话匣子的机关,还是用来彰显他风流倜傥的相貌的。

细看这位右骁卫,身材伟岸高大,一身的腱子肉焊在胸膛、双臂与双腿上,皮肤黝黑,单看这些就知道此人是个武将,但是岳华出身于武臣世家,封的也是武官,却极喜欢文学,平日总是一身书生打扮模样,一根布发带将墨发束起,再留出一些发带尾规规矩矩地飘在脑后,一年四季之内摇的不是玉骨扇,就是琉璃厂卖的名家画就的扇子,或是不知从哪里淘来的镶金边的扇子,各种花样,不过见这位爷拿的最多的就是这把玉骨扇,玉骨闪着透亮的光,极为好看。

若说楚臣尊既有武将那般英姿洒阔,又有文官那样的胸怀伟略,那岳华就纯纯是个勇猛善战的武将,通过方才那番谈话,这是岳华留给赵容七的印象。

两人各怀心思,很快到了南渊门,南渊门是紫都皇城的四大城门之一,占首要地位,皇室游行祭天、战功赫赫的将军、驻守封地的王侯、异国来觐见的国主或使臣以及有特殊圣旨的有功之臣都从南渊门乘马车进宫,彰显着他们身份的尊贵和特赐的荣耀。

南渊门除了地位显赫,作用也是极为重要,外城进军最多容纳十万人,其余西宫门、东辙门、北和门想要进军,都要经过南渊门城门领的同意,也称为四门提督——除了掌管着这四大城门,还掌握着小西门、微南门、略北门、少东门,各门都有各门的城门史,但是统一都归四门提督管辖。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