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1 / 1)
('
“行!”
赵黎雅点了一道黄豆炒焙干的小河鱼、一道韭菜肉沫香菇馅儿酿豆腐、一道炒笋片,外加两份米饭。
都是当地易得的食材,不贵、分量足、味道还很好。
店家手脚利索,预制了一半儿的菜下锅快炒,很快就笑眯眯的给他们端上了桌,“两位慢用啊,我们自己焙干的小鱼仔、自己做的酿豆腐好好吃啊!”
赵黎雅笑眯眯点头:“嗯嗯,闻起来好香呀,吃起来肯定更香!”
店家哈哈笑,冲她竖起大拇指:“有眼光啊!”
两个人说的都是白话,赵黎雅的口音没有这么地道,但是跟店家交流完全无阻碍。
这令胡领羡慕不已。
他们一路进入岭南之后,说白话的便渐渐多了起来,大家以后要在此生活,不得不主动学。但谁也没有赵黎雅学得快。
比如现在,胡领听得半懂不懂,但赵黎雅已经可以轻轻松松跟人交流了。
米饭很香,菜果然也是又香又好吃,两人吃好饭,赵黎雅点的一道豆豉烧鸡块、韭菜炒河虾、粉蒸五花肉也做好了,用黄纸一层层包裹着,小心的放在刚买的背篓里,胡领背上。
当地人很朴实厚道,每一样菜的分量都很足,价钱也很公道。
“咱们现在去打听打听人工,把人雇下来,明天就能干活儿!咱们多雇点儿人,争取尽快把房子给盖起来。”
“行!”
胡领精神振了振,满心期盼。
人工市场在城西,早上的时候这儿最热闹,无数等着打短工的闲汉在此等候,但凡有管家、掌柜、工头模样的人出现,便一窝蜂的围上去,七嘴八舌抢着推销自己。
下午,这儿显然就冷清多了,许多人懒懒散散的靠着墙根歪坐着,没骨头似的。或发呆、或打盹、或跟相熟的人低声说着闲话。
赵黎雅和胡领走过,便有一道道目光带着点儿好奇、或探究、或漠然落在他们身上,但看他们这副模样也不像是请得起短工的,八成还是竞争对手,便又纷纷收回目光。
第8章 自己找人
赵黎雅和胡领小声交谈了几句,继续往前走。
两人先进茶馆、再进饭馆,两翻打听下来,对于雇什么样的人已经心里有数,自然不会见人就上前询问。
要知道,有些长年混迹短工界的闲汉是很油滑的,特别是像赵黎雅他们这样的外来户,还是流放的罪犯之家,更是他们欺负压榨的对象。
到时活不给你好好干不说,你还没法把人辞退,不然人家能闹死你。
典型的请神容易送神难。
一处墙根下,或蹲或坐着七八个穿着靛蓝色肥大衣裤、靛蓝色头巾盘头的中青年男女,赵黎雅打量他们两眼,带着胡领走过去。
“你们要找活儿吗?”
那几个人一愣,一名中年男子忙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草屑点头:“你们、你们要找人干活吗?”
其他几个年轻人也连忙站了起来,七嘴八舌发问。
“你们要干什么活啊?干多少天?”
“你们在哪个村?”
“工钱你们给多少?”
赵黎雅笑笑,三言两语将事情讲清楚:“我们要盖房子,你们有会的吗?”
盖房子可不是一块块砖垒起来那么简单,这也是个技术活啊。
几个年轻人都笑了,看了中年男子一眼纷纷笑道:“那巧了,阮贵叔就是给人盖房子的!”
“是吗?那真是巧了!哎我们运气也太好了!”赵黎雅笑起来。
对方听见她这么说都挺高兴,情不自禁大生好感。
阮贵叔有些不太好意思,想了想问道:“东家要盖什么样的房子?砖房还是土夯?几间明几间暗?地基打好了还是没打?”
赵黎雅更满意了,笑眯眯夸赞:“阮贵叔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一看就是经验丰富啊!”
她也没跟他们,三言两语便讲清楚了自己要盖的房子要求:正房三间两进,两边有耳房,一边做小库房储物、一边往外延伸一间房长度做厨房和餐厅。东西向要有厢房各两间。
后院顺便搭建两个棚子,可存放农具、搭建鸡窝鸭舍、堆放一些农家杂物等等。
最重要的是,院子墙一定要砌得高高的......
而他们要建房的地方,在延村。
“工钱呢,一人一天三十文,管每天的茶水——”
“什么!三十文!”
“真的假的!”
赵黎雅话没说完就被众人的惊呼声打断。
不怪众人睁大眼睛一副怀疑不信的样子,赵黎雅已经打听清楚了,如今市场上的人工正常价是一天十八到二十五文,不管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