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1 / 1)
('
而施肥赵黎雅打算用农家肥,也得提前找好。
宰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猪、不少人家养了牛,堆肥沤肥只要肯卖就能用。
但赵黎雅需要的数量多,宰虎村的堆肥沤肥显然就不够了。于是她又雇了村里二十个人,往隔壁的八角寨等其他村寨去买,只要沤好的堆肥,不要生粪,村里的大竹筐装满一筐五文钱。
这样一筐子能卖五文,还是相当划算的。一大堆沤肥可不止装一筐啊,有的能装十几筐,赚上好几十文,数着铜板的时候可不叫邻居们羡慕坏了。
毕竟这时节又不是春耕之际需要用肥,为什么不卖?至于明年春耕需要的粪肥,那还不简单?多往猪圈里撒草就行啊!
开始开沟的时候,胡领便领着第一批甘蔗种从遂溪县回来了。
这些甘蔗种解了阮贵叔家的院子堆放,在他家院子外头空地上还挖了两口不深不浅的大坑,用于浸种。
也就是这次,条件简陋,只能临时凑合。
等作坊建起来了,会专门用青砖砌几个池子,专门用来浸种。甘蔗种也会有专门的仓库存放。
幸好,宰虎村的人本性质朴善良,赵家给他们带来了额外收入,大家都很珍惜,不会背后出幺蛾子。
即便有那么几个有点儿嘴碎啰嗦的,也被里正和族长们给压下去了。
里正、族长们心里想的更长远,赵镶那是曾经的状元啊,别管现在如何,他的学问肯定是好的!他们还指望将来能求一求他,教教村里的孩子们呢。
第39章 顾家又来
他们心里既存了这样的想法,当然会尽心尽力的为赵家做事。何况赵家还这么厚道,工钱这么丰厚、发放这么及时——这样的好事儿,上哪儿找去?
既然甘蔗种已经带回来了,赵黎雅便着手开始施肥、浸种、种植了。
人手不是问题,再雇人就是。
她说需要的总人数和用人的要求,两位族长自己会商量让谁家去做。
在这方面,宰虎村十分团结和公平,颇有几分部落遗风。
赵黎雅也是后来才知道,宰虎村的村民们原本的确是生活在深山里的部落,五十多年前才被官府招安,安置在如今的地方的。
五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也还有很多东西并没有变。
一切有条不紊。
胡领回来之后便不再去遂溪县了,留在宰虎村帮忙。
那边基本上已经确定好了,只需要将甘蔗种往这边运送即可。有里正父子、阮贵叔父子在,足够了。
曲玉桃大多数时候也都在。
原本她见着胡领的时候还有些窘和不自在,但胡领的反应的确是完全不知道那件事,曲玉桃这才渐渐安心,终于也能与胡领大大方方的说话了。
跟着赵黎雅田间地头转了这么些天,宰虎村众人又都十分和善,曲玉桃也渐渐变得更加开朗而自信,内心也更加坚定。
她不会再为终身大事而忧愁了,她下意识的觉得,跟着这位表妹走一定不会出错的。
反倒是曲寡妇,看到曲玉桃跟胡领交谈娴熟而自然,忍不住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偷偷的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曲玉桃看见了,那叫一个无奈。
她得庆幸,幸亏胡领没有看到她娘这种笑容。
为了扼杀掉她娘那种不该有的荒唐想法,曲玉桃果断及时的私下里同她说清楚了,“咱们现在的这样的日子是从前求都求不来的,娘,您可千万别犯傻。胡领表哥是迟早要离开这儿的,他是良民,我们不合适,您若是真做出什么来,我们娘俩可就没脸继续住在赵家了......”
曲寡妇想想,的确是这个理儿,叹了口气,惋惜道:“你说的对,是娘糊涂了,唉,太可惜了。”
曲玉桃才不管她叹的可惜不可惜,只要她不犯糊涂了就行。“那您可记住了啊。”
“记住了记住了,放心!我有那么傻吗?”曲寡妇笑道。
曲玉桃也笑,“那就好!”
她娘是个精明人,这一点她还是心里有数的。
开始种甘蔗这天,天空下起了濛濛细雨。
渐渐的,淅淅沥沥下得有点儿大,足足下了一个多时辰才又停。
老把式们说,看这天色,这样落落停停的阴雨天气恐怕要持续好些天呢!
“这样的天气倒是不耽搁干这地里的活儿,雨停的时候可以下地,种甘蔗就更方便了,省了浇水了。赵姑娘真是好运气呀,呵呵!”
这么一想,可不真是运气不错?
赵黎雅笑道:“借您们吉言,只是这样一来大伙儿干活儿就艰难一些了。”
几位老大爷都哈哈笑起来,浑不在意挥挥手:“嗨,都是庄稼人,哪儿在乎这个?这干活儿还有工钱拿,还有什么可说的?可不比什么都强!”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