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1 / 1)
('
他们若是读书识字明理,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更多可能性的未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跟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那么浑浑噩噩、脑子里除了地里那点儿活儿再无其他。
一辈继一辈的仍然那么粗鄙愚昧。
他既然来了,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
“先前家里也不宽裕,这话我也不好提,如今手头宽松,便想同雅儿、阿领你们商量商量,无论如何这银子都是你们赚来的。建学堂得花钱,往后运营起来还是得花钱,村里人恐怕是拿不出来的。”
“但我又想着,这事儿办了也挺好。一则这是积德行善,二则咱们赵家的名声必能好一些,于你们的事业多少也会有些用处吧。”
胡领不假思索点点头笑道:“义父,您说的很对,我赞同,阿雅肯定也不会反对的。”
赵黎雅笑道:“我当然也赞同啊!原本我也有这个想法的,只是怕爹累着了因此没说,既然爹也是这么个意思,那自然再好不过!有句话爹可说错了,这银子不单单是我们赚的,也有爹的一份功劳啊。若不是有爹镇场子,宰虎村也好、八角寨也好,里正、族长他们哪儿能那么容易便信任我和哥呢?不知又要多出多少事儿来呢!有爹在,不但省了许多事儿,无形也减少了许多麻烦呢。”
胡领用力点头:“阿雅说的对极了,一点没错!”
赵镶忍不住哈哈大笑,心中叹息。这俩孩子真是太懂事了。
他哪里帮了什么忙?即便算是个“家长”坐镇,用处其实有限的很。即便没有他,他们或许会多面对一些麻烦,但是他相信,他们依然能把事情办的很好。
他们能理解他,这最后不过了。
办学堂此事,也的的确确是对赵家有利,也对村民们有利,一举两得。
“爹,我看宰虎村里正、族长他们其实一直都有这心思,想要请您当先生呢,八角寨如今是跟咱们还不够熟,若是够熟了,准定也是一样的想法。依我说啊,延村的人少,这学堂办起来了也冷清,不如索性这学堂就建在距离延村、宰虎村、八角寨都差不多远的地方吧,这样方便三个村子里的人去上学。不在村子里,受到的干扰也更少,就是爹每天需要出门走上一段儿了。”
三个村子原本距离也不算远,赵镶即便每天走着去学堂,也不过是走个十来分钟罢了,而各村的孩子走到学堂,也差不多是十来二十来分钟左右。
赵镶顿时大喜,“好、好,雅儿这主意最好!既然如此,到时候跟宰虎村和八角寨商量商量,就把这学堂修建起来吧!我看不仅是这三个村,若是别村也有学生愿意上学堂里来,咱们也欢迎。”
“嗯!”
三人又商量了一阵,学堂修建多大的规模、多少房舍、多大院子,没准将来还需要另外聘请一位先生,这住的地方也得给人安排上,干脆单独再建一座小院。
还有束脩的问题,他们办学堂不是为了赚钱,这束脩即便免了也无妨。
但赵黎雅说,免费的东西无人珍惜,因此还是不免费的好。
当然,收取的也有限。只要一些粮食、鸡鸭或者肉都行。
并且每年考试,前五名可以免掉下一年的所有费用,并且学堂里还免费提供笔墨纸砚书本。
第137章 商量事宜
这奖励是为了激励大家好好学习。也是为了预防明明是好苗子、但却因为家贫念不起的情况。学堂免费,至少能让家贫但聪慧好学的人一直念下去。
赵黎雅又打算看学堂地址的时候也好好的考虑考虑周围情况,顺便买下三四十亩地,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开垦成水田。一年两熟种上两季水稻,这产出正好能用来维持学堂的日常开销。
还能补贴补贴学堂的孩子们。比如时不时一人发个鸡蛋加加餐啊、买点儿纸笔发给大家啊、桌椅门窗等破旧了需要修补或者换新啊等等。
学堂里最好是有固定的收入。
而且有了田地,也可以让想上学但上不起的人用劳动换取资格。
赵黎雅设想得很是周到,比赵镶想得还要更加周到,喜得赵镶连连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雅儿真是长大了,心细缜密周全,这般一料理,前前后后都妥善了。好极,就这么办吧!”
赵镶心中顿时豪情万丈,闺女这么出息,义子也这么出息,他这个当爹的也不能拖后腿啊。
他便说道:“这件事啊,就交给爹来办吧!爹跟你们林叔他们、还有宰虎村、八角寨那边商量着来,你们放心忙你们的去。”
赵黎雅和胡领相视一眼,都笑着说好。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