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1 / 1)

加入书签

('

并且她还建议养母猪二十头左右,这样可以自产自销,不需要从外购买太多猪仔。

钟靖觉得有道理,点头表示照做。

一千头猪,加上二十头母猪,那么,就搭配四百亩红薯好了,产出足够喂养猪,并且红薯藤嫩芽、红薯还能给军士们换换口味解解馋。

赵黎雅建议分六个养猪场,五个分别养那一千头猪,另外一处便专门喂养母猪。

走了一天下来,六处地方便确定好了。

赵黎雅不是胡乱确定的,尽量的令相互之间的距离合理,不会相互影响,但也不会太远。

因为要考虑到后期处理猪粪沤肥堆肥、考虑都不要距离红薯地太远,这样会更加方便喂养与管理。

将道路修一修,将这各处相互连通起来,牛车、驴车能顺利畅通,便连成了一体,往来便宜了。

钟靖十分高兴,从赵黎雅那里拿到了养猪场的图纸,立刻就吩咐钟鸣找人负责这事儿,立刻将几个养猪场按照这样子统统建起来。

还有红薯,也开始种。

赵黎雅又提醒他赶紧派人去找猪苗。

若是买几头、甚至三五十头其实都没什么问题,很容易便可买到了。但是一千头......这可是个大数目啊!

突然间要买那是绝对买不到的,只能提前找了,然后下定金预定着。

钟靖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对哦,幸亏小雅妹妹提醒!不然等养猪场建好了,猪却没有,那可闹了大笑话了!”

说的赵黎雅和舒颜都笑了起来。

赵黎雅有些好奇的又笑问道:“对了,今儿走了那么些地方,我发现你们这片儿种了好多好多的荔枝树啊,到处可见,恨不得满山都是。怎么就这么多呢!”

别的果树也有,龙眼、芒果、菠萝蜜、柚子、橘子、乃至于杨桃、杨梅、枇杷、拐枣、水蒲桃、莲雾、芭蕉等等,但一眼看过去,都有荔枝。

舒颜闻言也莞尔:“我也看见了,也觉纳闷呢!莫非是军士们都格外的喜欢吃荔枝?”

虽然但是,这荔枝树的规模,还是有些夸张了呢......

第166章 荔枝情结

说起这事儿来,钟靖也有些无奈,只好笑着解释道:“那你们肯定也注意到了,那些荔枝树啊,多大的都有,有些树干粗得甚至合抱粗不止,都不知活了有多少年头了!”

赵黎雅、舒颜连忙点头:“对啊对啊!”

钟靖笑叹:“这可就说来话长啰。最初驻守岭南的,都是朝廷从北方派的兵,并无吸纳岭南本地人,也就是这一二十年来,才陆陆续续的吸纳了不少本地人。咱北方人那不是没见过、没吃过荔枝吗?又老听说荔枝多美味好吃,这不来了这边儿了也没什么别的事儿做,那就种荔枝呗。别管怎么样,这以往吃不着的金贵东西这下子可能随意吃个够了吧,也算是一种慰藉吧!这不一年来一年去的,荔枝树就越种越多,军营周围、山上、田边地头,处处都有。后来的人也都继承了这个传统,但凡到了这边儿啊,别的不管,这荔枝是必定要种的。”

“说来不怕你们笑话,如今我们每年都会还种一些呢。当然,大伙儿吃早就吃腻了哈哈哈哈......”

“原来是这样啊!”赵黎雅恍然大悟,基本明白了。

荔枝在北方的确是一种“传说中的”、美味无比又珍贵无比的水果,无数文人墨客对此赋过诗,更加深了这种刻板印象。尤其是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和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千古绝唱,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扉,更令人将荔枝的地位抬得高高的。

岭南偏僻边远,被打发到这儿驻守,北方的军士们只怕没有一个是心里边乐意的。

但他们也无法拒绝。

到了这地方,会用荔枝这种北方人民求而不得的传说中的仙果级别的美味水果来聊以慰藉、自我安慰安慰,以求得心灵的踏实和安定,平复抑郁不甘,也就不足为奇了。

流传至今,种荔枝大概已经成为军士们的一种传统,哪怕荔枝树无数、他们怎么吃都吃不完,但该种的时候还是要种。

种了心里才踏实似的。

赵黎雅就在山上看到了不少荔枝树幼苗,应当都是这二三年才栽种下去的。

舒颜也听懂了一些,便笑道:“那么如今那么多荔枝树,每年只怕是吃不完了。”

钟靖笑道:“哪儿能吃的完?这荔枝好吃是好吃,还特别容易上火,有些人压根儿也不敢多吃!再说了,以前在北边想着多金贵、多稀罕,如今满山都是了,也就不稀罕了,谁还不吃腻、还稀罕吃它呢!不过种倒是每年仍然种一些,大家都习惯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