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1 / 1)

加入书签

('

一番扯掰总算搞清楚了,就是廖氏误会了。

谁知即便这会儿了廖氏还死鸭子嘴硬,“我这么想这不对么?若不是我们家福儿是好苗子,赵先生又怎么会特意让你叫他上学堂?”

赵镶几乎要脸黑:“任何一个孩子从学堂里回去了,我都会这么说!好了,这件事已经说清楚了,你们没有别的事就离开吧!这里是学堂,不是什么可以吵吵嚷嚷的地方。”

赵镶平日里看起来很好说话,没有什么脾气,但他一动怒起来,廖氏婆媳还是有些害怕的。

毕竟,这可是赵先生。

婆媳俩只得憋着气离开。

黎小莺愧疚不已,连连道歉。

她不知道自己的话明明说的那样清楚明白,那婆媳俩怎么还会误会了呢?

赵镶并没有怪她,安慰了两句也让她去了。

这事儿传开,众人无不取笑廖氏婆媳。

见了她们还要打趣几句“你们家潘福将来当大官了,可别忘了咱们乡里乡亲的啊哈哈哈!”

其实大家谁都看得出来,潘福那样子,哪里是能念书当官的?这婆媳俩真是敢想。

里正和两位族长恼火得不得了,又将他们家给骂了一顿,召集全村人开会,勒令强调众人往后行事不可乱来,务必要尊重赵先生!谁要是再敢胡言乱语、无端生事,惹怒了赵先生和赵家,连累大家失去免费入学堂的资格,谁就是村里的罪人,逐出村也不为过。

第179章 目瞪口呆

宰虎村的里正听说了这事儿倒是背地里嘲笑吐槽了一场,然后也召集了全村人,隐晦的拿廖氏婆媳当例子,警戒众人不可对赵先生无礼。赵先生这样的先生教导孩子,是大伙儿多少辈子修来的福气,若是谁拎不清搅合坏了这事儿,就是村里的罪人。

人家赵先生肯教导大家的孩子,那是人家乐意,可不表示人家必须要这么做、更不欠大家什么。

众人心中一凛,纷纷点头表示记住。原本有些人心里的确有那么几分不以为意的,也无不自我告诫约束了起来。

廖氏婆媳闹了那么大个笑话,一家子都跟着没趣儿。

如果潘福仍旧上学堂去,赵镶也仍然回一视同仁的教导,不会与之前有什么区别。

但他不会再多此一举的让人带什么话了。

廖氏一家子却总觉得赵先生会不会报复针对啊?这可不成啊!自家孩子可是念书的好苗子——哪怕赵先生不承认,他们也坚持这样认为。

万一赵先生针对报复,毁了自家的好苗子呢?

于是一家子决心送潘福去上县城里的学堂,每天早晚接送,中午交钱米,在学堂搭伙吃午饭。

对此,村里人目瞪口呆......

这又近又免费、还有鸡蛋发放、还有赵先生这样的好学问教导的学堂不去,偏要费时费事儿费钱去城里学堂上?

算了,他们乐意去便去吧!

赵镶得知了此事,也并不在意。

赵黎雅等更是无语,这一家子的脑回路,果然特别。

可见一样米养百样人这话是再不错的。

赵黎雅还是有些替自个爹委屈不服气,老爹全心全意、毫无私心的为村民们教授孩子,结果这才多久呢,就闹出这等幺蛾子来。

那婆媳俩拎不清是一方面,毕竟这偏僻未开化之地,诸如此类的人必定不少,未尝没有免费的就不知道珍惜的缘故在里头。

由着自个性子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完全不需要顾忌思考。就因为叫了潘良上家里吃午饭,就敢说出“凭什么他能去我们不能去”的话来,换做在别的学堂书院,哪个学生敢这么随意?

赵黎雅直接跟八角寨里正说了,潘福即便以后后悔,学堂也不会再收他。

谁还没点儿脾气啊!

里正也知道这事儿廖氏一家子做的不地道,满口答应了,特意公告了全村。

也算是给大家敲响敲响警告。

造纸作坊的第一批纸张终于卖了出去。买主受邀上门验货,意外的惊喜满意,当场就签订了供货一年的契约,有多少要多少。

赵黎雅等都十分高兴。

造纸坊一开始建造只是奔着处理甘蔗渣而来的,并没有指望赚多少钱,没想到如此顺利,算下账来,利润却是不薄。

造纸坊的工人也基本上确定了下来,就是从宰虎村里雇佣的,这些人等于有了“铁饭碗”,一年四季造纸坊都会开工,他们每天上班四个半时辰,按月领取工钱。

赵黎雅还特意留了六七个岗位,等胡领爹娘一来,买了人顶上。这都是一开始便说好了的。

这天中午,赵黎雅从造纸坊回到家,看到家里来了三位客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