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1 / 1)

加入书签

('

尹夫人倒是有些不服气,背地里挑唆算计了一回,企图躲在背后当“聪明人”,玩儿祸水东引、借刀杀人之计,结果事情败露险些被尹县令给休了。

跟了自个儿二十多年的老嬷嬷和心腹婢女全都被远远的发卖了,她自己也被禁足,气得病了两个月才好。

冬去春来,转眼之间,两年过去了。

两年之后的高濂、遂溪、广湛,经济发展之迅速令人震惊,赵黎雅他们自然更是积累了无数的财富。

航运尤为赚钱,那已经不是一只下金蛋的鸡了,而是一座金光闪闪的金山,卫他们带来了无比庞大的财富!

一只下金蛋的鸡还可以藏起来,捂住,不让人知道,一座金光闪闪的金山,那肯定是捂不住了。

闪瞎人眼的金光,果然令地方官府垂涎眼红不已。

那些分不到一杯羹的当地土豪们,也开始蠢蠢欲动找关系,找钟靖、或者找当地官员,企图加入其中,捞点儿好处。

于是,文家又被拉出来嘲笑打趣了一番。

想当初,人家钟将军最早找的可是文家啊!结果文家没有好好珍惜这样的大好机会,白白的错过了。

这可真正就是捡钱啊!

看看周家、严家,现在简直富得流油,家里的财富在这两三年里足足翻了上十倍不止!

就是那肖余扬,原本名不见经传,大家说起来都惋惜,以为他们家败落之后再也爬不起来了,如今不也立起来了?

大宅院、田地、店铺统统都回来了,他管着好几艘大船,一年下来,分红三五万银子,他还那么年轻,如今的海运航行可没人比他更懂,就考这,也前途无量,将来只会赚的更多!

他们不知道的是,肖余扬每一趟行船都可以自己带一些私货,光这一部分私货的利润,一年就有两三万银子。

文老爷那叫个郁闷憋屈。

他看不上的肖余扬,才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彻底的翻了个身!

而他的闺女呢?前年嫁了个家中颇为殷实的年轻秀才,本以为姑爷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才名又是远近闻名的,又知书达理十分上进,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等将来中了进士,当了官,自家的闺女可不就成了官夫人了?

那时候文家可就不但有钱,还有地位了。

岂不风光?

谁想得到呢?闺女过门半年多便怀了身孕,他们还没有高兴得意够,就听说姑爷纳了个妾红袖添香的放在身边伺候着。

虽心里堵,然而也没有办法。毕竟姑爷年轻,闺女怀了身孕,没法照顾伺候丈夫,可不应该给丈夫纳妾吗?

天经地义的事儿。

他闺女自然百般看那妾不顺眼,气愤之下昏了头,使了昏招,竟然又买了一个美貌少女给姑爷做妾,存着让两个妾打擂台的主意。

到得如今......姑爷房中已是三个妾了,偏生闺女生下的又是个女儿,如今可不着急上火得不得了,跟三个妾天天斗得乌烟瘴气!每次回娘家都要气哭。

至于姑爷的功名......呵,乡试落榜了,回来便发牢骚大骂不公,如今似乎走了歪路,专在浓词艳赋上下功夫,专爱勾栏听曲,为青楼女子写诗,简直叫人糟心!

第278章 越发繁华

反观肖余扬,上门提亲的几乎踏破了门坎,最后娶了个他们本村的姑娘,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文老爷早就后悔了!

可惜,后悔也没有用了。

钟靖再三拖延,然而也没能拖延太久,毕竟金山的诱惑谁顶得住啊!钟靖只暗道侥幸,幸亏之前抓紧时间低调闷头跑船跑了这么久,已经赚了很大一笔了。

否则的话,真的要亏死。

这海港码头和航线迟早得共享,拖到不能再拖了,钟靖也没毫无要求的献出来,而是要求地方官府修路、修港口,并且,原本的船只地方官不能管,新加入的船只地方官可以收取该得的费用,但三分之一必须由驻军收取......

总之,这港口也好、航线也好,都是驻军带人辛辛苦苦从无到有弄起来的,地方官想要什么代价都不付出就摘桃子,那是做梦。

遂溪、广湛两地的县令自然少不得一番讨价还价,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各有退让,终于达成了协议。

而此时,就连通往海南岛那边的航线都已经正常开通了。

船只加入一多,航线越发繁忙,当地的各种特产货物立刻涨了一波价。

赵黎雅、钟靖他们的种植、养殖做的可蒸蒸日上好的不得了,要论起土特产,谁有他们多?

光售卖部分这,就大大的赚了一笔。

再者,这条航线来往即便再热闹,江南的市场可大得很呢,从杭州城去往江南别的城市也很方便,从岭南过去的货物,依然供不应求,并没有因为加入生意的船只多了而动了价格根本。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