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页(1 / 1)
('
太子妃对大皇子几乎所有的事儿都亲自过问,尤其是吃穿之物,更是留心。
然而即便如此,大皇子依然好几回险些被人给暗算了。
若不是太子妃足够机警细心,大皇子已经死了好几回了。
后来就是在猎场中,大皇子险些丧命,被周韩盛救了,之后周韩盛又以教他习武为由,“不由分说”将他抱离了京城,实则是去救命......
颜贵妃母子心知肚明,认定大皇子活不了了,幸灾乐祸等着看热闹,其他的才不管。至于那时候的皇上,对太子爷尚且不待见,更不用提他的儿子了。压根儿不管不问。
也是如此,周韩盛才能顺利的很快将人带走。
大皇子在岭南赵家治好之后,周韩盛也没立刻带他回京,而是又送去了蜀中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一起低调回京。
颜贵妃母子见大皇子没死,虽然意外,但听说他身体变得有些不太好,时常生病,心里也十分称愿,并没有太多的目光投在他身上了。
毕竟,他们要对付的,只有太子。
太子倒了,大皇子又算什么?
没想到那都是障眼法。
而到了如今,太子爷顺利登基成了新皇,大皇子也成了皇上惟一的皇子,且身体健康,彬彬有礼,皇室风范分毫不差,朝臣们无不惊喜。
就冲太子爷在自保尚且风雨飘摇的时期却依然能将大皇子教养的如此出色,就证明其能力很不一般,大皇子也绝不会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大皇子的确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别看他在周韩盛面前、在赵家小姐弟面前活泼好动孩子气的很,到了大臣们面前,却是颇有天家风范的。
可是,尘埃落定之后,被封了米妃的大皇子的生母心思却活络了起来,那是皇上的唯一儿子啊,是她生的!那么当然是养在自己身边、跟自己更亲近更好了。
米妃滋生了野心,但也并不敢明目张胆。
因为她虽然生了大皇子,虽然是新皇宫中除了皇后之外唯一一个封妃的,但她知道自己这是母凭子贵,皇上并不宠爱她。
或者说,皇上除了敬重皇后,待皇后看重,在女色上并没有多少心思。对谁都一样。
大皇子一直都养在皇后膝下,若是她贸然说要自己养,皇上皇后都不会同意的。
但是,如果大皇子自己要求的呢?
于是,米妃借口将大皇子接到自己宫中说话,便花言巧语的在他面前表演爱子情深,又有心腹宫女和嬷嬷在旁打边鼓,你一句我一句的夸赞着米妃对大皇子的疼爱关切、将“亲生母子”的由头翻来覆去的再三强调,让大皇子自己请求跟着米妃。
大皇子沉默以对。
他当然不愿意。
皇后从来没隐瞒过他的身世,但皇后对他也是真疼爱,他当然舍不得养母。
况且,亲生母妃不早不晚偏偏这个时候跟他说什么母子情深、说什么不放心他、想要亲自照顾他等等,他哪里肯信?
皇家的孩子早熟,尤其曾经朝不保夕,更没有天真的资格。
大皇子即便这会儿不能完全看透米妃的动机,也隐约明白亲生母妃对自己的好肯定不单纯,肯定不如母后。
大皇子拒绝了。
米妃惊怒交加,在他离开后气得吃不好睡不好。越发下定决心要将他要过来自己养着。
这才多大,就不听自己的话、就跟自己离心了,更大一些还了得?
皇后指不定怎么教坏他、教他不搭理自己呢!
自己后半辈子的前程,可全在他的身上!怎能放弃?
米妃野心继续膨胀的同时,也有些不安。她生怕大皇子会将自己跟他说的那一切告诉皇后或者皇上。
若是大皇子真的说了,那自己可就惨了......
毕竟大皇子不是在自己身边教养着长大的,她根本不敢确定他对自己到底有几分感情。
米妃提心吊胆的过了好几日,宫中风平浪静,没有人来申斥她,皇后或者皇上也并没有敲打她。
米妃放心了......
并且心花怒放,信心满满!
她喜滋滋的同心腹信嬷嬷、宫女白玲笑说,亲生的就是亲生的,血脉相连,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即便大皇子并不在她身边长大,心里到底还是有她这个母妃的......
信嬷嬷、白玲自然也巴不得大皇子跟自家主子更加亲近,这样一来自家同样水涨船高,少不得各种奉承,以及煽风点火,恨不得明日米妃就把大皇子成功养在身边。
米妃不敢轻举妄动,她明白这绝不是小事儿。
她得找好机会。
可是,眼看着大皇子一天天长大,她也知道不能等太久。拖延得太久这事儿就越难。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