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页(1 / 1)
('
皇后淡淡一笑:“本宫相信皇上,也相信大皇子。这个恶人,也只有本宫来做最合适,最合规矩。米妃......她若不知好歹,迟早后悔。”
不作不死,说的大概就是米妃这种人。
大皇子不是她的工具,大皇子是皇上的儿子!
次日,皇后便传口谕,说是宫里不能留外人留宿,命米妃将她娘家侄女送出去。又说道按宫规,四妃的家人每月只能有两名女眷进宫探望一次,以后都照着规矩来,不可僭越。
皇上新朝刚立,规矩更是不能乱,人人必须遵守。她身为大皇子生母,更该以身作则。
米妃又气又恨,在永和宫里快炸了!
儿子不跟自己一条心,皇后逮着机会便踩自己,好、好,真是好极了!他们把她的儿子都教导成什么样了!
她这个生母,也太委屈了!
米妃的侄女就这样被灰溜溜送走了。
米家人被皇上隐晦点了几句,吓得心惊胆颤,什么心思都缩回去了。
米妃却不缩,又开始装病。
这下更好,大皇子课业重,且身体以前又不太好,不能过了病气,于是每天只打发个小太监过去探视就完事儿,自己根本不必去。皇上、皇后担心他的身体,根本不准他去。
米妃差点儿真的气病了......
赵府,这日亦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说是“客”,其实也不完全算是客人,是曾经的族人。
当年赵镶被流放,赵氏族人当是得了二皇子母子事先知会,因此抢先一步,在赵镶全家流放的圣旨下来之前就将赵镶开除宗籍了。
赵镶被流放的时候,赵氏族人无不庆幸。有些平日里羡慕嫉妒赵镶的,甚至幸灾乐祸,可没少说风凉话。
而当时他们生怕惹祸上身,赵镶一家离京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前去送行。
颜贵妃母子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更进一步打击赵镶,他们可没安好心。赵氏族人如此丝毫不顾亲情,当时也的确让赵镶邓氏好不伤感。
赵镶不显露什么,邓氏却是好一阵子都意难平。
要知道,赵镶为官之后,可没少为族里做事,给族里帮衬帮忙。除了婉拒了一些不合理要求之外,他真的仁至义尽了。
而赵氏族里也一直以赵镶为骄傲。
毕竟,状元郎多难得,当了太子太傅、皇上心腹的高官状元郎更难得!赵氏族里可以吹嘘上百年。
赵氏族里没想到赵镶会咸鱼翻身,更没想到太子竟然这么快便登基了。
太子继位,赵镶水涨船高,已任吏部尚书,新皇赏赐无数,听说大皇子与他们家也有旧,关系十分亲密。
再加上理国公府的关系,赵镶一下子又炙手可热起来。
赵氏族里先是惊惶不安,生怕赵镶会报复。
赵镶这时候若是报复他们,他们根本连半点儿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等啊等没等到赵镶的报复,他们松了口气的同时,居然膨胀了......
他们居然觉得赵镶必定是想回归宗族,所以才没有报复。
想来也是,他如今即便权势熏天那又如何呢?有宗族才有根啊!
既然如此,他们便主动去找赵镶,给他一个台阶下,让他回归宗族好了。
第384章 赵氏族人
赵氏族长还要拿一拿架子,让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与两位族老去一趟赵家,把族里的意思转达给赵镶。让赵镶自己回来提出回归宗族一事,他作为族长,不会为难他......
当然了,这个姿态是要做足的,赵镶得好好说话求一求,他看在他诚心诚意的份上,这才会勉强答应。
这才是他作为族长的尊贵之处。
这才显得出宗族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这才能拿捏住赵镶,为族里谋取更多的好处。
门房上禀报,说赵氏族里来人的时候,邓氏正和赵黎雅、曲寡妇、曲玉桃在说笑喝茶,闻言邓氏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还愣了一下:“什么赵家的人?”
赵黎雅看看管家那难看的神色,福至心灵,轻笑道:“娘,我看八成是把咱们除了宗籍的那个赵家吧?”
管家也笑了:“大小姐说得对,就是他们。夫人,要不要老奴带人把他们轰走?”
邓氏冷笑,怒意憋屈、曾经的愤懑意难平一古脑儿涌上心头:“他们还有脸来?”
这事儿实在太过糟心,赵家人从来没有提过,曲寡妇母女自然也不知道。
邓氏脾气一向来很好,曲寡妇几乎没见她发过脾气,这回是惊讶了,忙问怎么回事儿?
赵黎雅便简单的三言两语解释给她们听。
本来也是很简单能说清楚的事儿,无非就是赵氏族里生怕被连累选择当了王八,赵镶出事的时候他们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不管无情无义呗! ', ' ')
↑返回顶部↑